近期新闻热点跟踪
围甲冠军看新湖
拥有李昌镐、马晓春、俞斌等超一流豪华阵容的新湖队逐鹿纹枰,一句话我不夺冠谁夺冠!
更多报道请点击

浙江劳模
“工作着是美丽的”,让我们为劳动喝彩,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喝彩。
更多报道请点击

关于壁垒
中国加入WTO,一些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壁垒将逐渐淡化,然而非关税贸易保护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将对我国的出口造成新的威胁。
更多关注点击此处
绿城能赢球吗?
屋漏偏逢连夜雨!绿城现在是,球队实力差,伤兵黄牌一箩筐,老瓦又被罚,都这样了绿城能赢球吗?
更多报道请点击
  返回主页
   
  徐文荣:让横店成圆梦之乡
 
 

  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1日电 一篇论述“社团经济”的理论文章,让这位心系乡民的著名企业家与本报贴近了——

  徐文荣:让横店成圆梦之乡

  “《浙江经济报》是一张大报,大气”,徐文荣一见面就聊开了。

  他告诉记者,1992年10月间,横店集团还刚刚起步,他提出了“社团经济”的构想。但是,当时许多媒体都不敢报道这一创举,惟有当时省政府主管、新华社浙江分社主办的《浙江经济报》全文刊发了他的论文。从此,他养成了订阅浙江经济报的习惯,如今已有十年整。

  徐文荣是创造奇迹的人。回首往事,他说,这十年里首先要提的就是“社团经济”。总资产近90亿元的横店集团,不是他的,也不是横店某个人的,而属于全体横店人民。她,就像挂在天上的太阳,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她的阳光,但不能独享。

  所谓“社团经济”,就是产权归属全体员工,不量化到个人。当年,徐文荣提出这一种理论时,曾有人反对、有人挖苦。然而事实证明,横店人是有福气的,因为他们拥有徐文荣这样一位有“农民情结”的社会企业家。横店这个山村小镇,如今已创下众多的全国第一、全世界第一。“社团经济”的光芒照耀着横店,当地居民小到进电影院看电影,大到子女大学毕业就业,都不用操心,每个参加工作的居民年薪不低于5万元。横店投资数亿元建影视城,免费向剧组提供,也是国内一绝。如今,由影视城带来的旅游收入一年就逾千万元,成千上万的农民成了专业的群众演员,每月收入超千元。记者在横店采访时,一些三轮车夫说:真应该感谢徐总,没有他,生活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徐文荣说,产业设置和投资准确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前提。目前,横店集团下辖17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1家进出口总公司,拥有215家紧密型骨干企业、3家境外企业、6家合资企业及7家参股企业,并在国内各主要城市建有30多个生产基地和贸易窗口。此外,还有1000多家半紧密型和松散型企业。截至去年底,横店集团总资产达89.35亿元,拥有员工37978名,还设有博士后工作站1个。集团以磁性材料、机电产品、医药化工、轻纺针织、建筑建材、影视旅游、高科农业为主导产业,其中磁性材料生产规划位居世界第一,被称为“中国磁都”。同时,还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高科农业协调发展,经济效益稳定增长的格局。

  人才引进,是横店又一发展的推动器。徐文荣告诉记者,他看人不重学历、职称、年龄、性别,不求全责备。只要你发挥才干,就给你施展的天地。徐文荣说,横店是一个让梦想飞翔的地方,你的梦有多高,便能飞多高。 本报记者

  横 店 集 团 之 路

  1975年,创办横店丝厂。

  1981年,丝厂发展为横店轻纺总厂。

  1984年,成立横店工业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

  1990年,组建浙江横店企业集团公司。

  1993年,经有关部门审批,改组为横店集团,并经外经贸部批准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特大型乡镇企业,并进入中国工业企业500强。

  2001年,在全国乡镇企业“最大经营规模”、“最高利税总额”、“最大出口创汇”1000家排序中,横店集团分别名列第三、第二、第四名。(据《浙江经济报》/吕煊)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