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闻热点跟踪
围甲冠军看新湖
拥有李昌镐、马晓春、俞斌等超一流豪华阵容的新湖队逐鹿纹枰,一句话我不夺冠谁夺冠!
更多报道请点击

浙江劳模
“工作着是美丽的”,让我们为劳动喝彩,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喝彩。
更多报道请点击

关于壁垒
中国加入WTO,一些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壁垒将逐渐淡化,然而非关税贸易保护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将对我国的出口造成新的威胁。
更多关注点击此处
绿城能赢球吗?
屋漏偏逢连夜雨!绿城现在是,球队实力差,伤兵黄牌一箩筐,老瓦又被罚,都这样了绿城能赢球吗?
更多报道请点击
  返回主页
   
  核心的核心是创新
 
 

  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1日电 话题一:温州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温州人自己不认为有什么“温州模式”,如果要归纳出这个“温州模式”的核心,我认为是“创新”两个字。创新温州、温州创新,是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精神的,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事实上,温州作为一个缺资源、缺资本的地方,之所以发展到现在,靠的就是创新。

  1.观念上的创新

  温州人的创新首先反映在观念上的创新。

  1)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观念:

  老百姓注重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文化的认可,对商的重视、追求是温州人较早树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观念的根源。这也决定了温州人在观念上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意识。 2)不依赖于政府,独立奋斗的精神

  温州人能够自己主动地解决问题,有一种冒险精神,吃苦耐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有一种团队合作的意识。温州为什么能形成这么大规模的民营经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团队合作的精神。

  2.企业创新

  温州改革开放初期没什么工厂。为什么产品能够从不知名到知名,到一大批高质量的品牌的产生?反过来说,为什么一些国企原有基础不错,却越搞越小? 温州企业的发展,在模式上有种种创新。

  1)组织模式的创新

  温州民企的产权构造关系不断地在变化,从最初的家庭工厂到股份合作制;又从股份合作制发展到股份制;而后又走向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地变化、创新,保持了它的活力,使其不断向前发展。

  2)企业投资模式的创新

  温州企业能比较好地找到市场定位,它的投资比较务实,量力而行,所以能够一步一步地发展。

  3)创新企业的生产模式

  温州企业注重不断地进行专业化生产,不断地细分,能够让别人来搞的部分就让别人搞,真正小而全的企业很少,就像打火机,100来个零部件,都在外面,由各个企业专业分工来完成,这种生产模式与国际模式很吻合。
温州企业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总是构建细密的营销网络。

  4)创新企业的营销模式

  一是网络化,包括自己形成市场的网络,另一个利用计算机的网络。

  3.市场创新

  温州市场如何与国内、国际市场连为一体?温州的市场也是不断创新的。首先,是把商品市场与产业连在一起,往往是一个市场带动或带活一个产业,这样,就把商贸的经济环境与温州独特的商品连在一起。

  温州市场创新的第二步是把要素市场放在一起。

  另一个创新就是把现有网络市场培育起来。

  4.创新政府

  温州的政府总是不断地适应外部变化的政策,适应外部变化,到了现阶段来讲,也是创新。

  话题二:“温州模式”的阶段划分;“温州模式”能否代表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特点?

  1.“原温州模式”与“新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可以划分为“原温州模式”与“新温州模式”两个阶段。

  国内对温州的评判基本停留在“原温州模式”,其实,“原温州模式”阶段,主要是创出了一条民营经济的路子,从经济层面上讲,还是以传统经济为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温州模式”也在演变发展,它不能只停留于原来的“初创型”,而要有新的探索、创新,具体地体现在传统产业如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所以,我把这个时期的温州模式称为“新温州模式”,如果用公式来表示,可以表示为:

  产业提升+新经济发展+温州人创新精神+现代文明

  2.“温州模式”对应浙江精神

  我认为“温州模式”的核心从总体上讲,是与浙江精神对应的,浙江精神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浙江总体上讲也是个缺资源的省份,但发展快速,主要的还是创新。虽然,不同的地方创新的方式、理念不同,但总体上是一致的,如果要加,就再加两个字“务实”,可以说:“创新”、“务实”,是温州模式的核心,也是浙江精神的核心。 我们进而来观看浙江经济的“创新”性是如何符合或迎合国际要求的。

  首先,从塑造微观机制上看,浙江民营经济解决了一个动力的问题,一开始就把民众的力量发动起来,把民企培育起来。

  其次,从培育市场体系上看,也与国际上一致,比如要素市场的培育等。

  另一个方面,就是开放的政策上能不断进行探索,比如浙江省较早提出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非常符合国际化的策略,另外,诸如“数字浙江”、“信用浙江”、“绿色浙江”等政策和发展方向的确立都迎合了国际化的需求。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浙江民营经济因为有了“创新”与“务实”的特性,必将逐步挤入世界经济的大舞台。(据《浙江经济报》/吴敏一)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