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闻热点跟踪
围甲冠军看新湖
拥有李昌镐、马晓春、俞斌等超一流豪华阵容的新湖队逐鹿纹枰,一句话我不夺冠谁夺冠!
更多报道请点击

浙江劳模
“工作着是美丽的”,让我们为劳动喝彩,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喝彩。
更多报道请点击

关于壁垒
中国加入WTO,一些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壁垒将逐渐淡化,然而非关税贸易保护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将对我国的出口造成新的威胁。
更多关注点击此处
绿城能赢球吗?
屋漏偏逢连夜雨!绿城现在是,球队实力差,伤兵黄牌一箩筐,老瓦又被罚,都这样了绿城能赢球吗?
更多报道请点击
  返回主页
   
  蒋文标:商海无涯 “信用”作舟
 
 

  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2日电 6月17日,省委宣传部、省工商局、省私营企业协会联合公布了全省25家“首批争创浙江省诚信企业示范单位”,衢州市普农家电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它不仅在衢州市是惟一的一家,在全省商业企业中也是“头一份”——

  蒋文标:商海无涯 “信用”作舟

  蒋文标,1966年出生,现任衢州市普农家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市工商联副会长、市私协副会长、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曾荣获“全国先进青年个体劳动者”、“市十大杰出青年”、“衢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普农公司连续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浙江省非公企业‘双文明’单位”、“省级纳税模范”、“省级不售假冒伪劣商品示范店”、“市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省级AAA资信企业”,“全国私营企业500强”。

  12年前,26岁的蒋文标辞职下海,带着3个人,东拼西凑了2万元钱,在衢州市区一个不起眼的地方,租用了30平方米的店铺,干起了修收录机、卖电风扇的营生。

  12年后,与蒋文标同期的许多家电经销商或改旗易帜或不见人影,而蒋文标的衢州普农家电有限公司却如日中天,昔日的小店铺成了大商场,已连续三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家电销售市场份额占了衢州市区的半壁江山,跻身于全国私营企业500强。

  当我们问起创业12年的体会时,蒋文标只说“是讲诚信让‘普农’越来越有竞争力”。

  对厂家讲诚信:

  实现与厂家“双赢”

  今年4月6日,我们在“普农”采访,正巧碰到了广东格力电器公司浙江销售公司的叶建伟先生。

  “衢州有这么多的家电经销商,你们为什么选择了‘普农’呢?”“衢州‘普农’讲信用!”叶建伟答道。

  格力电器公司原在衢州市设有一家代理商。那一年,双方签订协议时,商家信誓旦旦,保证每年销售额达到300万元。然而,谁能想到,到了年底,这家代理商实际仅完成了30万元,而且货款还要一拖再拖,甚至为催款双方还争了个面红耳赤。 后来,格力电器公司慕名找到了“普农。”蒋文标说:“同样还是签订一年300万元的销售合同”。结果,双方合作第一年,格力空调在“普农”的实际销售额就达460万元。

  蒋文标认为,在现代社会,商家与厂家只是分工的不同,商家与厂家的利益是一致的,商家与厂家实际上是一家人,商家与厂家相互讲诚信,目的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双赢”。

  十多年来,衢州“普农”已先后与全国一百多个厂家建立经销、代理关系,签订过几千份销售合同,但从未因合同履行、货款兑付打过一次经济官司。蒋文标很自豪地说:“在我的办公室里,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前来要帐的。”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普农”也有完不成合同销售额的时候。

  2000年,“普农”与飞利浦公司签订了一份600万元彩电销售合同。谁知,当年市场发生彩电大战,大大增加了完成销售定额的难度。这时,有人劝说蒋文标,可以按照惯例,与厂家协商,要求压减销售任务,或要求厂家让利。可是,蒋文标不这么想。他说:“我们‘普农’是讲诚信的,把负担一味转嫁给厂家的做法不妥。”于是,“普农”自我加压,既花钱,又出力,加大对飞利浦彩电的促销力度,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普农”还是只完成了540万元的销售量。若按当时情况来说,这已相当不错了。有的商家只完成还不到合同定额的50%,“普农”能完成了90%的销售量,飞利浦感谢还来不及呢。

  可是,蒋文标对自己并不满意。怎么办?“讲诚信,守合同,把困难留给自己。”蒋文标决定对未完成的60万元指标先用现款形式垫付给厂家。

  这令厂家非常感动。飞利浦公司老总听说后感慨地说:“如今能为厂家利益考虑的商家不多,衢州‘普家’如此讲信用,我们要和他们真诚合作。”

  第二年,飞利浦公司再次与普农携手合作时,主动作了较大幅度的让利。 蒋文标以诚信为纽带,坚持“双赢”的原则,架起了商家与厂家之间真诚合作、共同发展的桥梁。目前,仅空调一项,就有伊莱克斯、大金、三菱重工、松下、LG、三星、海尔、格力、长虹、新飞等国内外著名公司与“普农”合作,“普农”拿到了十大名牌空调在衢州的总经销和特约经销权。“普农”从这些厂家获取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厂家也因“普农”得到了市场相应的回报。

  对消费者讲诚信:

  打造企业品牌的基石

  “顾客就是上帝”,这是一句在服务行业非常流行的口号。然而,要真正做到却不那么容易,有的人仅仅将它作为招徕顾客的招牌。蒋文标说;“要让顾客找到‘上帝’的感觉,首先你得对他们讲诚信,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 今年4月5日,一家由外地投资者在衢州创办的房地产公司,在“普农”订购了3套LG空调。当时,售货员答应在第三天予以安装。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营业员的疏忽,当时商店仓库里只有2套。部门经理找到蒋文标,请示“能不能给客户打个电话,推迟一天安装,因为6日、7日是双休日,而星期一货便可从金华发过来。”蒋文标说:“不行,‘普农’最值钱的就是一诺千金,推迟一天安装客户也许同意,但破坏了‘普农’的规矩。”

  4月6日,“普农”专门安排了一辆车,从金华拉回来一套LG空调,并于次日上门安装。为此,仅运费就花了400多元。

  去年10月的一个傍晚,普农家电商场走进来一位老大爷。老人家一看商场彩电的标价,连呼:“便宜。”听了营业员对品牌、性能的介绍后,老人家连连点头说:“不错,不错,就这款,你给拿一台吧!”老人家没有还价,就到收银台前付款、开票。

  这让新来的营业员暗自窃喜。

  这时,商场部门经理发觉了,经理径直走到老大爷面前,说:“您可能不太了解本地彩电的行情,虽然您没有还价,但我们还是按优惠卖给您。刚才那位营业员是新员工,还不完全理解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我代他向您表示歉意!”

  老人家一听愣了片刻,随即他紧紧地握住经理的手,连声称谢,感慨地说:“你们真是‘童叟无欺’啊!”

后来,人们知道这是一位归国老华侨。现在,这位老人已成了蒋文标的好朋友,多次介绍顾客来“普农”买家电。

  打广告是商家常用促销方法,“普农”也常打广告,但“普农”打广告不搞“模糊宣传”,什么“全市最低价”、“跳楼价”、“大甩卖”,“普农”从不搞这种噱头。

  蒋文标说:“我很反对‘终身免费维修’的说法,所有家电不可能终身不坏,都有一定使用年限。”蒋文标只对社会承诺:“普农”对在本店出售的商品,在严格按照国家“三包”规定的基础上,再服务三年。

  对出售的商品开具发票,许多经销商都想少开或不开。可在“普农”,那怕是几元、十几元的小家电、零配件,也主动给开发票。前年,三个来自广东的推销商,提出要在“普农”商场租赁一两个柜台,经营收录机、电吹风等小家电,并言明:“风险自我承担,‘普农’坐享分红。”
推销商被蒋文标坚决挡了回去。他让业务部经理对推销商说:“出让一个柜台事小,砸了‘普农’的牌子事大,我们对“三无”产品坚决说不!”

  此事,让上门的推销商感到费解,他们对人说:“无商不奸,哪有到手的钱也不要的?”

  这些推销商哪里知道,“堂堂正正做生意”,这就是蒋文标孜孜以求的“普农”品牌价值。

  对社会讲诚信:

  办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回报社会

  蒋文标曾多次郑重地对社会承诺:“普农”不仅要做到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不做虚假广告,还要照章纳税,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回报社会。”

  每年的3月到5月,蒋文标都要组织“普农”售后服务中心人员,下乡为农民修理家用电器。修理人员不辞劳苦,常常翻山越岭,来到偏远山区,但对所修理的家用电器,不管是不是从“普农”买来的,一律免费维修,同时,他们还赠送给农民有关家用电器使用、保养知识的小册子。

  依法纳税是企业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蒋文标反复教育员工:“逃税是可耻的,特别是我们这类私营企业,按章纳税要成为一种自律行为。”近年来,在衢城家电销售行业的税务报表上,“普农”总是排在第一。为此,“普农”多次被评为省级纳税模范、市先进纳税企业。

  在衢州,说起企业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普农”更是有口皆碑:“希望工程”捐款3万元;“市区防洪工程”捐助2万元;“访民情,送温暖”向特困户捐赠10台彩电;残疾人需要格外关怀,送出11台彩电……

  就是这样,把特别的爱献给了特别需要关爱的人,“普农”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去年,“普农”员工何长明病重住院。他原是位下岗工人。他心想:“这下完了,来公司工作还不到一年,私营企业不会管我这个重病号。爱人无业,小孩尚幼,怎么办?”

  然而,事情大出何长明所料,“普农”不仅关心何长明的治疗情况,公司工会还号召全体员工向何长明捐款,两天时间内,员工们就向何长明捐款8000多元。

  对自己讲诚信:

  好人一生平安

  与人们常见的那种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能说会道的商人相比,蒋文标几乎近于木讷。他外表精干而风度儒雅。在蒋文标西装衣领上,常佩戴着孔子的像章;在蒋文标办公室墙上,挂着的是“和气生财”的巨幅字匾。

  当我们问起“诚信理念来自何方时”,蒋文标说“诚信不是天生的”。

  蒋文标老家不在衢州而在兰溪。回忆起12年前的辞职下海,蒋文标说:“那完全是年少气盛的举动。”那时,他从杭州电子工学院毕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时间,有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

  盛气之下,蒋文标来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开始他的创业生涯。

  蒋文标说,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开始创业,让他儿时的一个记忆渐渐清晰出来,并铭刻在心——

  那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北风呼啸、冰天雪地的夜晚。蒋文标与母亲、兄弟们等待父亲回家一道吃晚饭。父亲是当地一家供销社的经理。

  晚饭冷了热,热了又冷,但总不见父亲归来。

  9点过后,带着一身寒气,父亲终于回来了。在母亲的一再追问下,父亲才讲出了迟归的原委:

  白天,他外出开会,晚上下班时,他到了店里,听店员对他讲,下午,一位农民来买95公分长的卫生裤,由于店里只有90公分的,店员就将它当作95公分的卖了出去,并且多收了2元多钱。听完这句话后,他二话没说,拔腿就往那位农民家里走,上门道歉,并将多收的2元多钱还给。由于天太黑,往返30多里,步行花了3个多小时。

  就是在这天晚上,蒋文标从父亲口里第一次听说了“信用”一词。当时,父亲好像是对自己、又好像对儿女们说:“做生意就是要讲信用。”

  如果说,当年父亲的言传身教只是一种记忆的话,十多年的商海沉浮,蒋文标看到了许多许多血和泪的教训。

  在衢州,与蒋文标同时起步做家电生意的不止一两家,有的还是蒋文标的好朋友,正因为如此,有的“好朋友”最后把蒋文标也给骗了。

  蒋文标在龙游和江山分别有一位生意上的“好朋友”,前些年,这两人的生意和名气都做得比他大。盛名之下,两人都头脑发热,一个干起了对厂家不讲信用骗取货款计划逃之夭夭,一个干起了对消费者不讲信用造假卖假的勾当。

  对这两人的行为,蒋文标发现后,曾极力劝阻过他们,告诫他们:“你们是在自欺欺人。”但都没有用。他们还自鸣得意,说蒋文标太老实。最后,这两人都落了个财产被法院查封,本人长期外出躲债、四处流浪的下场。至今,他俩还欠着蒋文标3万多元的债没还。

  有些人看到的是欺骗者的成功,而蒋文标看到的更多是欺骗者的失败,并以此时时为自己敲响警钟,告诫自己。

  蒋文标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眼下,诚信尚没有成为一种完整的制度保证,而更多地是靠道德的防线,这就需要每个社会成员首先对自己讲诚信,坚信诚信不是天生的,要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接受诚信理念的洗礼,并确立诚信的观念。”(据《浙江经济报》/汪新国 姚兆鸿)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