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1日电 黄金周里有黄金
家住杭州朝晖新村的王俊杰是个刚工作不久的公司职员,一方面刚进单位想努力干出点样来,他总是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另一方面爱玩的他幻想着出外“飞翔”,见识世界,可单位没有假期。2000年10月1日至7日全国首次实行7天长假,可把小王给乐坏了,他和一伙铁哥们一起去了趟他梦寐以求的云南,欣赏了丽江古城的纳西古乐和东巴文化、爬了白雪皑皑的玉龙雪山、到了离天堂最近的地方香格里拉……打那次以后,小王就一发不可收拾,每到春节、“五一”、“十一”他就爱呼朋唤友出去旅游。短短这两年间,他去了云南、海南、三峡、北京、西安、山东、新马泰等等。据他说,出去一趟又不贵,平均开销只要3000元左右,相当于一个月的收入,而且他现在干活的劲更足了。
编辑人语:
2000年国务院发文在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重大节日实行7天长假,被人们称作“黄金周”。
这7天假期之所以被称为“黄金周”,是因为它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情况下,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无数的就业岗位。仅以我省2002年“五一”黄金周的数字来看,到我省旅游的游客人数达到551.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39.68亿元。这相当于1992年我省全年的旅游收入。按有关学者的说法,1元的旅游收入会带动7元的其它产业的收入,由此计算,仅今年“五一”黄金周就给我省其它产业带来277.76亿元的效益。
出境游玩“开洋荤”
国内玩遍了,许多人都想“开开洋荤”。李明全家这两年就爱往境外跑,而且特别喜欢香港。一家三口,每个人的目的还都不一样。李明为了生意,香港经常有各种的贸易展览;太太为了服饰,香港的周末、月末、年末都有名牌打折;儿子为了玩,香港的海洋世界经常是他在同学们面前“吹牛的资本”。曾在10年前就去过香港的李明说,现在比过去出境游方便多了,虽然他已经拥有了因私护照,但他还是愿意找旅行社办理。一则省事,不用自己去找住宿、买机票;二则旅行社现在推出了多种产品选择,如商务旅游、自助旅游;三则价格也不贵,一趟香港游也就2000元左右,来回机票也不止这些,真合算。李明说,今年暑假准备带上儿子去一趟埃及、土耳其,让儿子也见识见识。
编辑人语:
在1992年,我省出境游的人数少之又少,不但要经过重重审查关,而且可供选择的目的地也少,只有港澳地区和新马泰少数几个国家对我省开放旅游。
可是到2002年我省可以出境的目的地已经有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韩国、越南、柬埔寨、缅甸、文莱、印度尼西亚、马耳他、老挝、土耳其、埃及等等。其中香港、澳门、新马泰是我省公民出境旅游的集中目的地。原先卡得很紧的护照限制也有所放开,杭州市民只要持身份证就可领取护照。
在1992年,出境旅游多是以考察为目的,以公费为主。现在出境游的目的可多了,有的为了探亲,有的为了观光,有的为了去购物,有的还是为了考察。但现在大多数出境旅游的游客都是自己掏腰包。
旅游节越办越精
在县旅游局工作的金和平去年十月底特意到杭州呆了十多天,说是为了看“西湖博览会”取经来了。他说,现在旅游的人多了,可旅游也越来越难办了,没点绝活可不行。“办节”就是一种办法。有句江南俗语说“螺蛳壳里做道场”,他们到杭州看西博会是学精髓来了。在杭州的十多天里,他一天赶两个场馆,琳琅满目的展品目不暇接,特别让他难忘的是开幕式和烟花大会、西湖狂欢节让整个杭州成了欢乐的海洋。
编辑人语: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省也兴起过一阵“办节热”,有一个口号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多是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办的,跟老百姓不搭界,往往热闹不长久。
现在的“办节”不一样了,不再以吸引投资为惟一目的,而是为了丰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为了提高城市档次,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
2002年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游活动年”,我省仅与此有关的旅游节庆活动就有47项。其它还有各市县原有的节庆安排。
新景点带来惊喜
在浙江大学读书的韩雷是个喜欢自助游的“游侠”。这几年,他不再为“还有哪里好玩?”这类问题所困扰了。乌镇、南浔、西塘、龙游石窟、临海古长城、绍兴越王陵、兰溪诸葛八卦村……这些景点新颖而又富有文化内涵,特别吸引韩雷和他的同学们。据他说,他已经将这些景点排了个队,准备利用双休日去一个个玩过来。
编辑人语:
浙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景点数量为全国之冠。可是十年前,人们提起浙江的旅游,往往只能想起杭州西湖、舟山普陀。那时各地的旅游事业还刚刚起步,很多景点没有得到开发,路途又遥远,所以“藏在深闺人未识”。
十年后的今天,景点景区的开发因为“黄金周”的带动形成了高潮,仅“五一”前就有十多个新景点开门迎客。这些大大小小的新景点景区,不再是粗制滥造的人工产物,而是充分结合当地特色。(据《浙江经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