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01日电 英雄名片:李冠清,1973年1月出生,1991年12月从河南省西平县农村入伍,199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驻浙某部三营机枪连副连长,先后两次带领所在班、排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被评为“优秀党员”,5次被评为“尊干爱兵模范”,9次受到嘉奖,荣立一等功一次。
血染壮举一瞬间
今年2月21日,是陈燕贺一生都忘不了的一天。
这一天,驻浙某部新兵大队要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考核。
上午8时,轮到新兵六连了。连长李冠清问二班战士陈燕贺:“敢不敢投?”陈燕贺一个立正,回答:“敢!”李冠清揭开防潮纸,将拉环套在陈燕贺的小拇指上,笑着为他鼓劲:“掌握要领,争取投出好成绩。”然而,就在陈燕贺用力把手榴弹投出去时,不知咋的,拉了弦的手榴弹却滑落在他的脚跟处。顿时,陈燕贺只觉得头“嗡”的一下,整个人就呆了。
危在旦夕。随着一声“快卧倒”的疾呼,站在陈燕贺左侧的李冠清不假思索地跃了上去,奋力拉着陈燕贺,将他推入左侧的堑壕内。他原想随陈燕贺一同跳入堑壕,但又怕踩伤陈燕贺,便跨过壕沟向前猛跑。跑出约12米后,当他正在边卧倒边回头看时,“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一块弹片无情地飞入他的脑袋,身高近1.80米的李冠清重重地栽倒在地……
来自广东新会的新战士陈燕贺安然无恙。1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这位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英雄却一直像婴儿一样酣睡着,处于植物人状态……
一片兵心在玉壶
英雄源于平时,伟大出自平凡。
去年底,李冠清担任新兵六连连长。一天晚上,文书曾招平跑过来找手电筒,李冠清问他干什么去?小曾告诉他,王拂晓老想上厕所。李冠清突然想起,刚来部队不久的新战士王拂晓肠胃出了毛病,昨天,还掏钱给他配了药,不知现在好些了没有?于是拿着手电筒跟小曾走了出去。等王拂晓上完厕所,李冠清就拿着手电筒蹲下身子细细地察看:哟,小王的大便还是红的,看来病还不轻。李冠清急忙去看王拂晓。
而此时,在部队的临时住所,李冠清的妻子崔永霞还没入睡。几天前,妻子和女儿来队时,由于旅途劳累和水土不服,一大一小都患了重感冒,打了3天吊针,浑身乏力,现在,她多么希望丈夫能在身边。不知何时,门“吱扭”一声响,李冠清回来了,一看虚弱的妻子还没合眼,就十分愧疚地说:“永霞,对不起,新兵王拂晓的病还没好利索,我想晚上去陪陪他……”说完,他摸了摸妻子的额头,吻了吻襁褓中的女儿,抱着自己那床军被冲出门外……
复检中,被查出患有乙型肝炎的新兵张磊得知自己要被退回原籍的消息后,就如一只离群的孤雁,心里苦闷极了。而李冠清却好像不知情似的,仍一如既往地关心他,天天和他在一起。有战友这样提醒他:“这可是个传染病,你接触时可得当心一点呀!”李冠清一笑了之,不但仍然我行我素,还让小张住在与他宿舍对门的房间里,天天给他送水端饭。后来,小张按规定被退了回去。临走时,李冠清专门加了几个菜陪他一起吃饭。小张在饭桌上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你待我,真比父母兄弟还好哪。如果不是我有肝炎,能在你手下当兵那该有多好啊。”
来自安徽农村的战士卢德瑞,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军校深造。2000年7月,旅部组织骨干集训队,卢德瑞没有被选上。这是报考军校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小卢的情绪顿时一落千丈。李冠清找到暗自垂泪的小卢,揽着他的肩头,谆谆善诱地勉励他要不怕挫折,知难而进。副连长的一番贴心话,使小卢的心窗豁然大开。自此,他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各项工作和学习,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参加了骨干集训队。
但从集训队归来,小卢又傻眼了。原来,小卢两年高中还没读完就来当兵了,翻开复习资料和课本,很多内容根本看不懂,他又一次失望了。李冠清得知后,就把自己宿舍的钥匙给小卢,为他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复习环境,还手把手地辅导他。有些内容李冠清也没学过,他便一边当学生向别人请教,一边做老师辅导小卢。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全军统考,卢德瑞以步兵专业第3名的好成绩考上了南昌陆军学院。
与你牵手一辈子
2月21日,这一天丈夫被弹片击中大脑的消息就像一个晴天霹雳,把李冠清的妻子崔永霞震倒在医院走廊上。她醒过来后的第一个反应是扑到丈夫病床前深情呼唤:“冠清,你醒醒,你醒醒啊!”可李冠清已毫无知觉。崔永霞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几个小时前,丈夫还笑着说:“你们娘儿俩来了一段时间了,也没时间好好陪你们,后天是双休日,咱一家子到城里转他个遍。”
一直在照料丈夫的崔永霞随身带着这样一张照片:他们不满4个月的女儿李育薇在爸爸怀里甜甜地笑着……出事后,正在哺乳期的崔永霞因过度忧伤而没了奶水,只好让姐姐把女儿抱回河南老家。临别那天,女儿的哭声仿佛要唤醒沉睡的爸爸,在场的医务人员无不为之热泪盈眶。女儿回去了,她每隔三两天就给家里打电话,7个多月的女儿现在已能用稚嫩的声音叫“爸爸、妈妈”了,但李冠清却无法听到。每打完一个电话,崔永霞就在心里千万遍地呼唤着:“冠清,你快醒来吧,女儿在叫你哩……”有一次,她看到这样一个资料,向脑伤患者讲述过去的事情,有助于病人恢复记忆。崔永霞就把他们结婚两年多来的100余封信反复读给李冠清听:“我愿意一生牵着你的手,漫步在乡村小径、城市的大道上……”读着、读着,泪水就扑簌簌地落到信笺上:“冠清,不管你听见听不见,我都会与你牵手一辈子……”
咫尺天涯共祝愿
由于李冠清伤情严重,经上级同意,所在连党支部研究决定,每天派一名战士轮流护理。可战士们都不愿按时换班,他们都想在自己亲手照顾的时间里,看到副连长苏醒过来。
营里每次开会或组织活动,都要给李冠清留个位置。教导员秦新春说:“我相信他一定会重新回到岗位上,回到我们中间来。”
通信连的女兵在排长任美玲提议下,为李冠清折了108只千纸鹤,她们想让这具有灵性的吉祥物唤醒沉睡中的英雄。
每天早晨6时,当地退休女教师何朝阳便会一手提着新鲜豆浆,一手托着刚出炉的面包,出现在李冠清病床前,她这是给英雄妻子崔永霞送早点来的。每天在病房里,何老师都要轻抚着李冠清的脸庞,喃喃地念叨:“好人哪,我相信你一定会醒过来的。”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刘卓同学依据报道,创作了一幅李冠清救人瞬间画面的素描。他说:“等英雄醒来的那一天,我要把画送给他作为永久的纪念。”
浙江某水泥集团年轻职工陈波鸾、林迎春一有空就到医院探望、护理李冠清。看到崔永霞有时整天不吃不喝,他们就一遍遍地深情关照她:嫂子,你要照顾好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我们的英雄,我们还等着英雄早日康复后给大家作报告呢。
“咫尺天涯共祝愿,好人一生平安……”晚饭后,浙江某卫校药剂7班宿舍的吕丹等4名同学专门凑在一起练唱《好人一生平安》这首歌,他们要把这首歌录成磁带后播放给英雄听。在这盒磁带上,4名同学除了录制了他们的歌声,还录制了他们的心声:但愿在歌声中,我们敬仰的英雄早日醒来。
英雄与人民,永远心心相印!(据《钱江晚报》/陈公炎 周锋 薛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