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8月01日电 盛夏如火。开着空调的杭州117医院脑外科特护病房凉爽宜人。
一位鼻子里插着导管的病人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左手紧捏着一张和他仅2个月大的女儿的合影。一位老人一边流着泪,一边喊着:“冠清,你醒醒,你醒醒啊!”旁边一张病床上躺着一名年轻妇女,悲伤憔悴的脸上依然写着坚强。
病人李冠清,驻浙某部三营机枪连副连长、新兵六连连长,一位在关键时刻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英雄。5个多月来,他一直处于半植物人状态,靠鼻饲和冬眠疗法维持着生命。他的父亲李相伦和妻子崔永霞也一直在床边守候着。
李冠清所在部队的战友和驻地的工人、农民、学生、个体老板、大伯大妈络绎不绝赶到医院探望。“醒来吧,英雄!”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深情的声音里饱含着无尽的祝福和祈祷……
生死3.7秒:演绎壮烈一幕
人生有太多的分分秒秒。而对李冠清和他的战友们来说,2002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十上午的3.7秒却显得如此壮烈,如此惊心动魄!
这天,驻浙某部新兵六连举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考核。就在投弹现场,演绎了3.7秒的生死时速。
当时的情景,还是先让当事人、新战士陈燕贺来说吧——
2月21日是我一生都忘不了的一天!上午7点钟左右,我们到了投弹现场。我是二排五班最后一个投的。我从指导员那里领取了实弹后来到连长面前时,连长问我:“敢不敢投?”我回答:“敢!”。连长说:“那就好,掌握要领,争取投出好成绩。”我使劲地点了点头。连长把弹盖和防潮纸打开,接着把拉火环轻轻地拉出来套在我右手的小拇指上。然后,我报告说:“陈燕贺投弹准备完毕!”连长说:“投!”当我想用力把手榴弹投出去时,不知咋的,手榴弹却滑落在我自己的右脚跟处。这时,我的头“嗡”地一下,就呆住了。连长一把将我拉到左边推进安全壕里。我躺在安全壕里听见有人在喊“快卧倒”,随后手榴弹就爆炸了。过了一会,我还没有听到连长叫我站起来,就感到连长已经出事了。
关于李冠清的举动,该部作训参谋陆永辉这样评说——
在陈燕贺掉弹以后,李冠清首先想到的是救人,这种精神可嘉可敬,处置方法也是正确的。因为新式手榴弹拉发后,随着“吱吱”冒烟会在地上转圈,所以拣弹、踢弹都是禁止的。手榴弹从拉发到爆炸只有3.1到3.7秒时间,李冠清在拉推战士进安全壕后自己还能跑出10来米,应该说是训练有素。
当时也在现场的新兵大队政委陆余良则回顾说——
李冠清将小陈推入安全壕后,他本人顺势往前,在壕沟前犹豫了一下随即跨过壕沟向前猛跑。大约跑出10米左右的时候,我看见他回头看了一眼,而就在那一刻,手榴弹爆炸了,灼热的弹片从他的左前额射入他的头部,李冠清轰然倒地。如果他不回头,他可能不会中弹。为什么回头?他是不放心,怕惊魂未定的陈燕贺无意识地从壕沟里站起来。我了解李冠清,他太爱他的战士了……
各位读者,什么是生死时速?点看一下我们网站特制的3.7秒场景动画,你或许可以获得更真切的感受。
生死3.7秒:照彻辉煌人生
李冠清受伤住院至今已经5个多月了。7月中旬,我们来到李冠清所在的连队,许多官兵一提起他仍一次次地动情、流泪。从战友们泪眼婆娑的诉说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生死3.7秒所折射的人生之光、战友之爱……
一提起李冠清,三营教导员秦新春就按捺不住内心的伤感和激动。他说——
“小陈是李冠清所救助的第四个战士了!他之所以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正是由于他深怀爱兵之心、恪守为兵之责、多为利兵之事……”
四川籍战士周军刚入伍时脾气暴躁,表现不佳。李冠清主动要求帮带他。李冠清没别的,他靠的就是一颗真诚的心。一次,周军在400米障碍训练中翻越高墙,不慎脾脏被撞破裂,而当时周军自己并不知道。半夜,周军因剧烈疼痛叫喊起来,李冠清连忙叫醒其他战友迅速将他送到医院。手术后,医生告诉周军:“你的腹腔内全是积血,如果再晚一步送来的话,就会有生命危险。”望着李冠清疲惫的神情,周军流下了眼泪……后来,周军像换了个人似的,各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退伍前还被营里评为“十佳老战士”。
副指导员戴大喜如此评价李冠清——
“他对战士的爱是从心底里奔涌出来的!”
去年11月,李冠清接到命令后提前结束休假赶回部队就任新兵六连连长,那时他女儿刚刚出生。说到李连长爱兵,战士们如数家珍:每天晚上12点,李冠清都要按时起来,借着捂上纱布的手电筒微弱的光线,仔细查看每个新战士。这个蹬了被子,他小心翼翼地为他盖好;那个被子蒙住了头,他慢慢地拉开;有的战士在说梦话,他轻轻地托起战士的头,把枕头垫垫高;他还来到窗前,仔细检查窗子的风钩是不是挂牢,战士放在走廊里的鞋子、鞋垫有没有拿出来吹风……
李冠清不仅对战士爱得深,更为战士想得远。他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记着这样的话——
“如果战士进来是块铁,从我手里出去时就要让他变成钢。”
来自安徽农村的战士卢德瑞最大的愿望就是上军校深造。但是,小卢高中还没有读完就来当兵了,文化课的很多内容看不懂。李冠清得知后,不仅热情地勉励小卢要知难而进,不怕挫折,同时还把自己宿舍的钥匙给小卢,给小卢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复习环境。在李冠清帮助下,卢德瑞去年参加全军统考,以步兵专业第3名的成绩考上了南昌陆军学院。
李冠清宿舍里的桌子上,除了排得整整齐齐的思想理论书籍和军事专业书外,最惹人注目的还是那堆码得高高的笔记本。我们翻开其中一本厚厚的谈心笔记,里面一页页写满了战士的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专业特长、思想状况、社会经历以及他和他们谈心的情况。三营教导员秦新春指着这些笔记本对我们说:“这些是李冠清了解战士、做战士贴心人的法宝。他把每一个战士都装在心里,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
近三年来,李冠清先后帮助9名家庭贫困、弟妹辍学、亲人下岗的战士,战胜了困难,树立了信心,有3名战士还入了党。在李冠清的倡导和参与下,连队购置了电脑和各类高科技书籍,设立了文化补习班、计算机培训班和书法、美术、电器、法律等学习小组,全连官兵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三年中,先后有40多人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80多人退伍后凭着在连队学到的本领,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
年届三十的李冠清于1991年12月入伍,199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以来,先后当过饲养员、炊事班长、排长、副连长,进过军校。李冠清的履历表显示,他在部队曾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3次被评为“优秀党员”,
5次被评为“尊干爱兵模范”,9次受到嘉奖……
看着他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陆余良说:“李冠清入伍10年来,无论是当战士、当学员,还是当干部,他始终追求一个目标——做一名好军人。他有着非常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把爱兵当作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
在一篇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心得体会中,李冠清写道:“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到部队就是士兵的利益至上;作为一线带兵人,我们必须时刻把战士的冷暖放在心上。”
生死关头,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护战士,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有鉴于他的英雄事迹,解放军驻浙某集团军党委为李冠清荣记一等功,并号召全集团军官兵向他学习。
李冠清,您不愧为一名优秀带兵人,不愧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爱兵模范,不愧为“新时期的王杰”、“苏宁式的英雄”。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在李冠清所在部队,通信连的女战士们亲手折了108只千纸鹤,悬挂在李冠清的宿舍门边;在绿树掩映的117医院里,人们把一束束鲜花摆满了李冠清床头——只只纸鹤,束束鲜花,表达着无声的祝愿:祝英雄早日康复,愿好人一生平安!(据《浙江在线》/周锋
吴小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