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5月22日电 杭州市民办初中的报名已经结束。有不少迹象表明,为了让孩子进入几所热门的民办初中,有些家长托遍关系、想尽办法,毫不吝啬地想交上3万元。
杭州某小学的丁校长就碰到了这样一件事:该校毕业生中,有一个成绩较差且家庭条件十分贫困的学生,家里平时过日子都要靠邻居和亲戚朋友救济。这孩子读小学时,学校免了他的杂费,并找了一家企业为他交代管费,还发动团员、教师捐款给他提供中餐。可就是这样一个贫困家庭,却提出要参加民办初中的电脑派位,哪怕要付出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的3万元钱!家长的理由很简单也很实在:进民办初中就能升入重点高中,之后又能考上大学,这样才能改变家庭的窘况。至于每年一万元的费用,则由孩子母亲的兄弟姐妹来凑。这些亲戚们也心甘情愿帮忙。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个家庭以后要过上好日子,惟一的希望就在这个孩子身上。
对于孩子的母亲和亲戚们的想法,丁校长感到难以理解。她告诉记者说:“这虽然是一个极个别的例子,但有这种想法的家长的确不少。”
难道民办初中真是初中升重高的“保险箱”?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教育专家。专家认为,家长的这种想法是不明智甚至错误的。他说,把一个家庭的希望都放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这孩子能承受吗?如果这个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考不进重高怎么办?
杭州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也想告诉家长,进入民办初中并不等于进入了升重高的“保险箱”。早几年前,杭州热点民办初中择优录取的生源使其重高升学率基本保持在50%,一些家长就误认为民办初中就是升重高的“保险箱”,因而想方设法要让孩子进去。可从1998年开始,热点民办初中通过电脑派位招生,生源趋于随机。这届学生参加去年的中考,16位超过500分的考生都是公办初中的毕业生。事实再一次说明,当生源不再具有优势时,教师及其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就显得分外突出。
按杭州市有关规定,与前面提及的这个学生所在小学相衔接、他可直接升学的公立初中是朝晖中学。记者在该校看到,这里不仅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塑胶跑道操场等,而且师资力量也很好。校长董立毅说:“仅从升学率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会比民办初中差。去年全校6个毕业班270名学生,直升职高的有40多个,考入重高的学生有127个。可以说,朝晖中学是办在学生家门口的好学校,而且一学期的杂费、代管费一共只有345元。”
在采访中,民办文澜中学校董事会董事长、特级教师任继长奉劝家长:“民办初中肯定不是升重高的‘保险箱’。不必‘迷信’民办初中,不必一窝蜂地往民办初中挤。更何况我们的教育并不完全只是为了升学。学生能升入重点高中学习是成才的一种途径,读普高和职高同样也可以成才。”
据了解,在多方做工作之后,前面提及的这位学生家长最终放弃了让孩子参加热点民办初中的电脑派位。(据《浙江日报》/冯颖平 金海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