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31日电 杭州市长茅临生昨天在市人才交流中心和公安户证办理中心调研高校毕业生落户杭州情况时强调,要把江总书记“5·31”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到人事和户籍工作中去,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引进和服务机制,为“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昨天上午,茅临生先后到市人才交流中心和户证办理中心进行调研,了解高校毕业生落户杭州情况。在市人才交流中心,茅临生到信息发布大厅、高级人才评荐和人才测评室、毕业生就业咨询处、应届毕业生落户受理处等详细了解了人才招聘、服务和今年高校毕业生的落户情况,当他了解到今年市区已吸引8900余名大学生落户,比去年增长14%的情况后表示满意。在市户证办理中心,茅临生也详细了解了自从我市取消把大学生就业作为落户的前置条件后应届高校毕业生的落户情况,当他得知10天来已有1300多名外地大学生在未就业的条件下落户杭州时,茅市长高兴地说,这充分说明我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发挥了政策效应。
在听取了市人事局和市公安局的汇报后,茅临生对进一步做好我市人才引进工作提出了要求:首先要从全局高度来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建立适应市场配置资源的人才引进和服务机制,要充分利用网上招聘、供需见面、职业指导和评估等多种形式,充分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引进人才也不能搞惟学历论,对一些企业紧缺的高级技术工人等非学历、具有一定专长的特殊人才也要大力引进。二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人才流动中,要建立合适的人才政策调控机制,同时人才市场要适应市场需求,既要与所有供应人才的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又要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探索供、需、中介三方互动的服务新路子。三是随着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要逐步探索人才工作的市场化运作,将其作为一个中介机构真正推向市场,通过人事档案托管等形式帮助企业把人管起来,既降低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又可以扩大人力资源供需双方合作面。在谈到做好户籍工作,为引进人才服务时,茅临生要求以积极、开放的思路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充分体现人的流动性、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政府就是要营造杭州良好的人才流动环境,既要用发展的观念突破一些不适用的体制,又要加强管理,堵塞管理漏洞。
杭州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张鸿建和市政府办公厅、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市人事局、市人协办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昨天的调研。(据《今日早报》/宋铁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