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闻热点跟踪
围甲冠军看新湖
拥有李昌镐、马晓春、俞斌等超一流豪华阵容的新湖队逐鹿纹枰,一句话我不夺冠谁夺冠!
更多报道请点击

浙江劳模
“工作着是美丽的”,让我们为劳动喝彩,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喝彩。
更多报道请点击

关于壁垒
中国加入WTO,一些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壁垒将逐渐淡化,然而非关税贸易保护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将对我国的出口造成新的威胁。
更多关注点击此处
绿城能赢球吗?
屋漏偏逢连夜雨!绿城现在是,球队实力差,伤兵黄牌一箩筐,老瓦又被罚,都这样了绿城能赢球吗?
更多报道请点击
  返回主页
   
   走近浙江高考三状元
 
 

  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23日电 狂侠:刘英豪

  巅峰是我目标强者自然不败

  高考成绩张榜日,宁波北仑柴桥小镇,刘英豪这个名字从镇这头响到了那头,意气风发少年郎,拔得头筹,问鼎理科头名。

  昨晚7点,我走进了他的家——一座老屋。英豪中等身材,戴眼睛,一脸斯文。从他脸上,看到青年人少有的镇定。消息散布开后,已记不清来过多少慕名者。从一开始的受宠若惊到现在的应付自如,21岁的他流露出一丝倦意。

  深夜喜讯彻夜难眠

  7月21日22点30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他预感到有什么事要发生。“恭喜你,刘英豪……”北大在浙江负责招生的老师带来捷报。英豪手握话筒愣了一分种。“我成功了!”他激动地跳了起来。 送走最后一批道喜者已是凌晨2点,他失眠了,辗转反侧,语文130分,数学144分,英语134分,综合297分,与数字重叠着的是十二载寒窗苦读场景。

  七分实力三分运气

  刘英豪相信一句话:考试是靠七分实力加三分运气。他自信七分的实力并不缺乏,但这三分运气的降临,着实让他惊喜。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化学竞赛浙江赛区二等奖、宁波市物理竞赛一等奖,挂在房间里的各式辉煌告诉我这一切绝非偶然。

  谈到考前准备,英豪说自己是轻松上阵。几次模拟考,他的成绩都在三甲之列。扎实的基础加上平和的心态,使他在高考中发挥出了高水平。虽然不曾奢望什么“状元”头衔,但既然来了,就欣然接受,因为相信自己有这个资格。

  强者才会不败

  儿时的英豪,是个捣蛋鬼,很多人小时都把科学家当作长大后的理想,但后来就慢慢改变、放弃了。但爱因斯坦一直是他的偶像。爱因斯坦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他。而金庸的武侠小说是英豪的最爱,大师的只言片语让他明白,无论在江湖还是在现实,只有强者才能永立不败之地。在小英豪的眼里,父亲永远是他的榜样,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努力后,获得大专文凭,攻读本科学位,他让小英豪知道什么叫学无止境。

  英豪一边沉浸在兴奋中,一边在为将来打算。清华和北大两大名门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说想读生命科学专业,现在,则想出去放松一下心情,去海南吹吹海风。

  采访时,英豪87岁的外婆一直陪在身边。英豪说,外婆耳朵不好使,但我从老人始终挂着的笑容中,读到了欣慰两字。

  天骄:朱萝伊

  底气足,基础厚,折桂不在话下

  象山出才女了!昨天下午,当得知全省文科头名花落象山时,我看到了“朱萝伊”三字,名字带着一股琼瑶片的味道,紫萝伊人,姗姗而来,之后的接触更让我为这方水土滋养了如此一个通灵人儿而高兴不已。

  萝伊长得很秀气,拍照时的姿态很自然,举手投足有一股大家之气。她在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父亲是供电局工人,母亲一直呆在家中。但严格的家训,以身作则的模范,让萝伊在父母的呵护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女孩自己有本谱,每天该干什么,花多少时间,目标是什么,基础扎实的她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类获奖证书叠起来有一手臂高。

  班主任刘老师介绍,萝伊的心理素质特别好,剑光闪于前而脚不挪。今年5月,她父亲出车祸,住院无法动弹。孝顺的她常去医院探望,但丝毫没有干扰到学习。她是班长,校广播台新闻栏目主持人、记者团团长,演讲、朗诵、舞蹈、合唱,样样都是好手。在班里,她的毅力是出了名的,一旦认定目标,就一定要得到手。在今年5月的10校联考中,就夺得了文科第一。如此看来,这次的成功也不是什么偶然的了。

  而萝伊说起自己的成功时,很简单:平时底子就厚,无所畏惧了,考前的心态就特别好,竞技状态也好,这样的发挥是正常。

  至于学习方法,她认为没有一种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每个人都应寻找适合自己的,并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她的目标是北大,学习国际政治、法律,或商业管理。

  魔女:孙思思

  没有“辉煌历史”的第一名

  孙思思,人如其名,丝丝的文静悠远,思考的内敛睿智。今年7月的这一战让她一夜成名,昨天公布的成绩已经惊动了整个余姚城。各路媒体出现在她周围,而思思带着腼腆、害羞,带着一个新人的恍然出现在我面前。

  “我没想到会考第一,真的,我现在仍然没有真实感。”思思的声音和细,“读初中时,我从来没拿过第一,到了高中也只有两次记录,平时在年级里也就是前十名的水平,这次的真有点……”

  校长打来报喜电话

  昨天下午5点,余姚中学的葛云中校长接待了一位意外访客——北大在浙的招生老师,希望他能帮忙找到今年理科第一的学生。当时成绩还没有放榜,葛校长费了一番周折后,终于打听到是孙思思时,葛校长是用颤音打电话通知思思的。

  思思当时在奶奶家,爸爸接电话时,一个劲地问是不是余姚中学第一或宁波地区第一,没想到居然是全省头名。提到这个“第一”,思思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声音也骤地轻了下去。“其实模拟考不怎么样,从没超过650分。”思思再三强调自己以往并不辉煌的成绩,这次满分的综合卷、140分的数学(她还不是很满意)、127分的语文和141分的外语成绩还是让她打从心眼里高兴,在最后录取时,思思因为在全国数学竞赛中取得过第二名,还能加10分,也就是说她的最后成绩是718分。

  思思自称压力很大

  面对面地聊天,显然不是思思喜欢的交谈方式。她的话很少,眼睛始终看着地上,不过当思思带着我走进校园时,18岁的她让我感觉到了女孩的阳光。

  夕阳,石径,没有暑气,我谈到了压力。在我的理解中,平时成绩好,高考发挥正常的学生心理素质应该更好吧。没想到思思一口否认:“我压力很大,而且是难以想象的大。”

  思思的父亲是余姚市副市长,这使得她注定是个不在寂寞中的人。思思说,因为父亲的关系,她一举一动都备受注意。这个原因使她高考前觉得压力很大,主要是怕考砸了丢爸爸的脸。可没想到,出色发挥还是让这个淡泊的小姑娘成了名人,走到哪都会被认出来,这让她挺不自在。 走在校园,大黑板上挂着她的名字,走过的校工都会上来夸她几句。思思把我带到了学校的光荣榜前,指着其中一个男生的名字说:“他比我更好,全国数学竞赛拿了一等奖,直接保送北大了。”

  想当个建筑设计师

  北大“元培班”在向思思招手,清华的老师也专程赶到余姚,这让一心想考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思思有了更好的选择。

  从初中开始,思思一直在学习素描和色彩,而且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葛校长给我看了学校文化艺术节的徽标,这是思思刚进高中时设计的。 参观校园时,思思带我到的第一站就是科学馆,一楼有一个“校园展示模型”,思思停住脚步,话却收不住了。思思说,她的理想是当建筑设计师,希望再过不久,她的作品也能这样搬出来让大家参观,建出来让大家居住。(据《今日早报》)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