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频道栏目推荐
新闻追踪
播出最新热点,跟踪报道,连续刊出!
更多报道请点击

浙江省情
展现浙江的风采,让您更了解发展中的浙江。
更多报道请点击

服务广场
服务大众,品味生活,引导时尚,珍爱年活。
更多关注点击此处
冰点调查
直击新闻热点,聚焦社会弊端。
更多报道请点击
  返回主页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浙江频道 > 连载
 
 香香臭臭温州人

  档案一

  温州新民谚

  ·50年代是前线(与台湾相隔不远,地处战争前线);

  ·60年代是火线(“文化大革命”时期武斗不断,炮火连天);

  ·70年代是短线(粉碎“四人帮”后又成经济建设短线);

  ·80年代才奔上起跑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上致富路)。

  说温州“糟得很”:

  ·平阳讨饭,文成人贩,洞头贷款,永嘉单干,市区到处摆小摊,温州资本主义在泛滥。

  ·黑(走私);

  ·白(漫山遍野建椅子坟使青山白化);

  ·黄(淫秽书刊录像无所不在);

  ·假(假冒伪劣商品多);

  ·骗(诈骗行为屡禁难止)。

  ·十万购销大军=十万细菌

  ·温州=瘟州

  说温州“好得很”:

  ·十万元是贫困户,百万元才起步,千万元才算富。

  ·看乡镇企业到苏南,看家庭工业到浙南。

  ·政府一毛不拔,事业兴旺发达。

  说“温州经验”:

  ·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

  ·多种成分一起上,多个轮子一起转,不惟成分看实践,不抠比例看发展。

  ·三天一小样,七天成批量。天天有新样,家家不一样。

  说“温州人精神”:

  ·头发都是空心的,里面藏着智慧。

  ·跑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尝千辛万苦,挣千金万银。

  ·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

  ·不找市长找市场,不说下岗言转岗。

  档案二

  寻根叶适——800年前的温州“摇滚”

  一位有声望的经济学家从京城风尘仆仆赶到温州,放言要写一本精辟剖析温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宏篇巨作。

  半个月后,老先生离开这片土地的时候,对温州人和林林总总的温州经济现象只丢下意味深长的寥寥四个字:浑然天成。

  他进一步解释称,温州人的价值理念及所谓经济模式的选择,与其说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的给予和再造,不如说是本原性发展冲动的天然释放,是一种渊源的自由流向。 既然是渊源,我们就有必要从社会历史“基因图谱”的角度作一番探寻。

  一不小心,我们来到了800年前。

  宋代,中国大儒家学说的浩浩军阵中斜杀出一彪革新派——永嘉学派,在当时与朱熹道学、陆九渊心学成鼎足之势。

  永嘉学派起于北宋的周行己,此后还有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等,集大成于南宋的叶适。他们都是永嘉(历史上温州的别称)人,故称永嘉之学。

  叶适(公元1150-1223年),字正则,定居于永嘉城南水心村(今温州鹿城区水心街道),世称水心先生。叶适理论体系中最为后人侧目的是提倡功利之学,讲究经世致用:“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叶适:《习学纪言序目·汉书三》)。他提出不应“以义抑利”,而应“以利和义”,主张“以利与人……故道义光明”。这与千年以来早已深入中国人骨髓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及“谋道不谋食”的正统儒学大相径庭。

  能让我们找到兴奋点的叶适经济思想还有:

  一、 反对崇本(农业)抑末(工商业)。更确切地说,并不是反对崇本,只是反对为崇本而抑末,主张把国力的培育建立在繁荣工商业的基础上:“通商惠工,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二、 在经济发展上,反对重官(政府)抑私(民营),国家不应对经济生活作过多的限制性干预,主张实行比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他认为“使民自养于中”,就能“法简而易周,力少而用博”。私营工商业应该拥有“开阖、轻重之权”以“自利”,政府切不可与民相争,“嫉其自利而欲为国利”。

  商品经济气息浓郁的永嘉事功学派在温州、在那个时代的异军突起,是极自然的事。

  宋代正值温州发展的兴盛期,民族资本主义小荷初露。北宋咸平二年,温州、杭州、明州(今宁波)相继被朝廷辟为对外贸易口岸。温州的水稻、柑橘、蚕桑以及陶瓷、造纸、漆器、皮革、刺绣、绫、绢、绸在全国皆有一席之地,尤其是造船业竟名列全国之首。宋哲宗年间,温州每年造船600艘,且多为运粮船、出海使船、官家游览船等大型船只,可见气势之大。

  南宋小朝廷仓皇迁都杭州,大批能工巧匠随之而来,温州更空前繁荣,以“其货纤靡,其人善贾”而闻名。当时温州设立了“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事项,与高丽(朝鲜)、日本、真腊(柬埔寨)都有商船往来。外国使节和商人熙熙攘攘,在“待贤驿”和“来远驿”里出没,官办的“八仙楼”日日夜宴各方宾朋。仅酒税一项,温州年征收额就达五万贯以上。 对永嘉学派的领军人物叶适,温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主任蔡克骄作了这样的圈点:

  叶适的思想从根本上说属于儒学,是主流派。但在主流里面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尤其是他的经济思想有强烈的反传统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异端。

  蔡克骄用了一个有趣的比喻:就当时而言,朱熹的道学是阳春白雪的美声,那叶适的事功学派不过是“北京”的地下音乐,比如摇滚。不登大雅之堂的摇滚必然是反叛的,边缘的,恰如在改革开放前十多年,难以被“正经人”理解的温州的反叛性和边缘性一样。

  “自由中有那么点野,却充满生命的张力。这就是八百年前的叶适,和叶适之后八百年的温州。”蔡克骄说。

  很令我们感到几分惊诧的是,叶适这位温州经济理论劳苦功高的开山鼻祖,至今也只能算是当地学术界的圈中人物,温州普通人好像没太给他面子,知之者少之又少。

  骊谷服饰公司是温州服装界气势如虹的黑马,年轻的公司董事长钱维对叶适的看法颇具代表性:“知道叶适是蛮早的,小时候去海坦山玩,那上面就有个叶适墓。长大后做服装,倒确实没多想过叶适什么的。搞企业有一套自然的客观规律,没必要去深挖玄而又玄的思想理论依据。”

  温州社科联副主席洪振宁对此也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他认为,叶适的思想无疑是温州人精神的源头,是根。但叶适是先贤,不是先知,他的经济理论是对那个时代的经济发展实践富有洞察力的总结,而不是领跑。

  “开个玩笑,如果叶适今天到温州大会堂作学术报告,门票恐怕也只能卖到5元一张。”作为温州人,洪振宁对家乡父老有真切的认知。

  “温州人就是这样,不喜欢把哪怕是流淌在自己血脉里的理论思想当作供品一样摆上祭坛,凡事都把它拿出来比照一番、掐算一番,那样只能是教条和僵化。实际上,叶适的经济思想在温州人中间就像一把盐撒到水里,溶化了,但总有那么的一点儿咸味。”

  洪振宁说:“恰恰如此,理论才是最鲜活的。”(待续)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