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书市5天卷进800万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2日电 为期5天的西湖书市落下帷幕,300个展位的销售商个个笑逐颜开,“生意好!生意好!”这是听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上海大家书店从上海运来的30多部大部头《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全部卖完,回去一身轻装。

  读者和参展单位心里都在暗暗估算,看看这回自己的收获到底有多少。据主办单位透露,这次西湖书市全场图书、音像制品的实际销售额为800万元,接待读者24万人。而新华书店是日成交量最高的展位,周日这一天创下了8万元的纪录;同样在周日这天,场内人数超过10万,主办方一负责人用“关门艰难”来形容场面的火爆。

  5天下来,记者恐怕只能用四个场景、三件趣事、二大愿望、一点建议来盘点本次书市。

  ■趣事之一这几天,听到高音喇叭里传出最多的声音恐怕就是广播找人。据悉,5天下来,丢人丢了好几十个,仅周末一天就丢了十几个人。因为展出场地是环形的,找起人来实在不易。干脆广播找人后,直接让保安将人带到一个固定场所。

  ■趣事之二读者们个个都很精明,常常能听见他们和摊主杀价,杀得惊心动魄,一部5000元的《西湖志》被砍到2500元,砍得摊主“血肉横飞”。

  ■趣事之三贝塔斯曼展位上方贴着醒目的促销标语:50元购书+8元现钞=崔永元《不过如此》,因为不过如此这四个字印得很小,有一戴眼镜的年轻人迷惑了,“怎么?58元钱就能买到崔永元了。”

  ■愿望之一本次书市让读者和出版社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同时出乎主办方的预料。据了解,自杭州1987年办过一次书市后,这回是第二次,5天的火爆场面让主办方信心陡增。

  ■愿望之二省新闻出版局一位领导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像德国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像莫斯科书市、像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一样,以后,我们杭州一开西湖书市,全世界出版商全往这儿跑!”

  ■一点建议在书店里,最通常的是按照图书门类划分。想买哪类,直奔哪去。读者不会按哪家书店来购买图书,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如果书市能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也能按门类,或者按打折的比例划分,让读者一目了然就更好了。读者感觉方便了,自然可以给书市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据《都市快报》)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