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智能化的路还有多远

  新华网浙江频道10月30日电 昨天上午,在杭州凯旋门商业中心14楼的会议室里,2001年中国(杭州)国际智能家用电器展览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家电智能化院士论坛”在此进行。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陈星弼院士与杭州的几家高新企业,就智能化开发、网络应用与家电进步进行了对话。

  说起家电智能化,那一直是我们心中向往的生活,由于有了电脑,我们未来的家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例如,我们将拥有智能化的电冰箱,它能监控开关,通过互联网向商店订购所缺的东西;洗衣机能够通知家中的电脑自己出了什么故障,如果有必要可以叫一名修理工;从外面打一个电话回家就可以点燃火炉等等。多媒体传送已经把网络和光电一体化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网络家电在理论上可能已经基本成熟,但要它走出实验室,成为我们普通百姓家庭的真情实景,要走的路还很远。

  在论坛上,陈院士说,今后,我们家用电器的工作主机将越来越小,如电冰箱、空调的压缩机,这些原来比作心脏的核心元件,在作用上也会产生变化。第一次电子革命,就是使得原先体积庞大的集成电路变成一张小小的芯片,从而能应用于各种家电产品,而第二次电子革命的任务就是要将信息存储处理与功率输出这两者合二为一,将家用电器的功率管直接做在同一张芯片上,这样,它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首先减少了信息存储与功率输出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其次家用电器的体积和重量也会缩小,一旦技术过关,成本也会降低。按照陈老的比喻,信息存储(IC)好比是人的大脑,功率输出可以看做人的四肢,那么,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功率集成电路,就是一个完整的人。

  可以想象,当我们踏上家电智能化这条高速公路时,我们的前景该有多么的宽广。最后,杭州远见智能数字设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能感性地认识家电智能化这一概念,他们将在11月8日-11日的国际智能家电展上,邀请在杭就读的高校新生,现场拨通可视电话与家人叙亲情,如果你想参加的话,就赶快去报名。 (据<杭州日报>)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