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旁观一张宣纸的诞生

  新华网浙江频道10月27日电(沈丽 金振东) 几个一身短打的小伙子昨天在黄龙体育中心搭起了作坊,撸起袖子把一张竹排放进米白色的水里,只见他们双手一操,前后一晃,一层白色的纤维就上了排,一张宣纸就这样做出来了。在昨天开幕的西湖书市上,华宝斋展厅成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书坊,真实再现了宋代造纸、印书的全过程,把所有逛书市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

  看他们造纸,仿佛时光倒流。古代造纸要经过200多道工序,从郁郁葱葱的当年生嫩毛竹,到可以在上面挥毫泼墨的宣纸,要花半年时间。浸泡、椿料、擦纸、平整……一道道工序看得人眼花缭乱。

  接下来,就轮到活字雕版印刷了。几位印刷小姐熟练地将一个个“活字”按照文字顺序排列起来,刷上油墨,把宣纸往上一压,一行行清晰的油墨字便印在了宣纸上,然后再用细细的棉纱线装订成册,一本散发着浓浓墨香的宣纸书就出现在人们眼前。许多耐不住性子的书迷,便纷纷解囊把书捧回了家。除了看造纸,书市上的特价书也吸引了许多淘书者,浙江大学中文系的小梅觉得很满足:“能挑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真是一种享受。” 据《今日早报》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