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10月27日电 西湖艺术博览会给我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艺术盛宴。琳琅满目的艺术品遍及字画、篆刻、陶艺和各种工艺品,绚丽缤纷,交相辉映。这也是历次艺博会中档次最高的。
本届艺博会有3000余件展品,来自10多个国家,无不具有浓郁的艺术特色。在这里,省内的艺术家们或亲自出马,或委托画院、画廊,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得意之作。“浙派”艺术品便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据说,参加艺博会的600多位艺术家中,有半数都是浙江本土的。偌大的展厅,抬头看去,许多艺术家的招牌上都亮明了“浙江”或“中国美术学院”的身份,他们中许多都是生在浙江、长在浙江的艺术家。
【参与】
杨斌、杨琪(专业画家、孪生兄弟):从小便喜爱画画,1999年一起从中国美院毕业后,便留在杭州做起了专业画家。孪生兄弟一起当画家,在国内还是很少见的。
浙江画派的历史悠远,虽是一脉相承,却不断有所创新。现在的“浙派”也有地域的色彩,也讲究传统笔墨的运用,但更注重“借古开今”,更重视传统中国画的现代表现。
“浙派”在国内艺术界的地位一直很高,除了历史的原因,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中国美术学院就在杭州。杭州的画家很多,也是这个原因。
正因为这样,杭州的竞争很激烈,要在那么多画家中站稳脚跟,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杭州的机会很多,创作环境也很好,所以还想在这种艺术氛围中有所提高。参赛、参展是艺术家推出自己的最佳方式。参加艺博会的目的也在于此。
【感受】
细细品尝艺术盛宴,到处都能给你震撼,“浙派”艺术也不例外。
曾宓、黄宾虹、陆俨少、潘天寿的经典之作,无须多言;潘鸿海、张浩、张华胜、秦大虎、朱植人……这些知名画家的画作则渗透出深厚的功力和文化底蕴,让人赞叹。更多的是年轻艺术家的亮相。陶艺家胡小军的展台前就人来人往。几位从事陶艺的美院新人,竟然后来居上,作品有着朴素和自然的色彩,毫不掩饰个性的张扬,也深受欢迎。
许多浙江的艺术家都觉得,举办西湖艺术博览会,给他们创造了一个集体接触大众、走向全国的机会。而沿袭并创新“浙派”艺术传统,展现浙江艺术的风采,正是这些艺术家们的希望。据《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