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浙江分社 新华社网络中心主办
新华网浙江频道| 浙江省情|旅游观光|招商引资| 批发市场| 对外贸易| 驰名品牌| 名优特产| 楼盘热市| 上市公司|寻医问药|人才信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 > 浙江频道 > 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生平逸事
 
鲁迅文化心态


  1907-1908年间,鲁迅在弥漫着反满运动风潮的东京,决心用热血和生命去冲击古老中国黑暗的封建牢笼,先后发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他思考着“二十世纪之新精神”,提出了改造中国的方案———“立狂风怒浪之间,恃意力以辟生路”,即“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鲁迅的立人思想,基于导引国人“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建立人格独立、人性健全的理想的中国。这是鲁迅早年立人、立国的理想境界。

  1911年武昌起义的炮声震撼全国。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庆祝杭州光复,他亲率“武装演说队”上街宣传革命要义。但绍兴光复次日,他发现这场革命“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失望了。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帝制,但在鲁迅看来,只枉然地剪掉人们头上的一根辫子。它引发了鲁迅深刻的反思:“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自此,改造国民的劣根性———奴隶根性,成了鲁迅从事思想启蒙的重心。

  而此时的鲁迅,开始摆脱抄古碑的冰冷的寂寞,与《新青年》同仁一道,思考着如何去摧毁那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铁屋子”,终于站出来呐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声音。

  周恩来说过,鲁迅与郭沫若,虽然相差只有十一岁,却属于“两代人”。他称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是“主将”;“鲁迅如果是将没有路的路开辟出来的先锋,郭沫若便是带着大家一道前进的向导”。姑且不论此评语恰当与否,所谓“两代人”,第一,鲁迅在做披荆斩棘扫荡废物的工作,心绪忧郁而充满沧桑,是一个精神受难者、拯救者。而郭沫若带领着创造社的伙伴们,正“昂首天外”,扩张自我的能量,呼唤着“凤凰涅樑”,要去“创造一个新鲜的太阳”。他的热情给予了在黑暗中寻求出路的“五四”青年一种心灵的暖意和精神的支撑。第二,尽管鲁迅和郭沫若在“五四”前后面对着相同的文化境遇,但文化空间及文化心态等的差异,使两人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与投入相去甚远。鲁迅堪称是前锋、先驱,郭沫若则是后来者、热情的参与者。

  摘自《鲁迅与郭沫若———“五四”前后文化意识的契合与悖逆 》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