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指南针 房产
杭州:2002 评点杭州房地产十件大事

  新华网浙江频道1月7日电 2002年是杭州房地产多大事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房地产多次成为市民关注、议论的热点、焦点。笔者试列出去年一年发生在杭州房地产界的“十件大事”,并逐一进行评点。

  大事一地铁方案

  年初,杭州地铁方案(Ⅰ号线和Ⅱ号线)与市民见面,杭州将建地铁的消息一时成为杭州众多媒体报道的热点,从而使地铁物业的概念被广泛引用,特别是城郊房产,明显受地铁利好带动。

  点评:地铁是楼市的兴奋剂,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对房地产的带动非常明显。在年初的“杭州地铁热”中,似乎地铁马上就在眼前,许多开发商大做地铁概念文章。但到了年底,又有传闻说杭州的地铁项目国务院还没有批准,又有人认为地铁物业在杭州还遥遥无期。可以这么判断,杭州建地铁是迟早的事。只有建地铁,杭州大都市的格局才能真正形成,杭州市中心的人口才能进一步疏散。今后,住到临平,住到下沙,住到江南才能真正成为现实。

  大事二钱江新城动工

  3月,杭州大剧院正式动工,钱江新城建设进入实质性启动,这在标志杭州城市建设由西湖时代全面转向钱塘江时代的同时,杭州的房地产也出现钱塘江热,从而带动钱塘江两岸的房地产开发进程。

  点评:房市的真正动力是城市建设。杭州的城市建设从过去的以西湖为中心转向现在的以钱塘江为中心,势必使杭州的房地产开发向钱塘江两岸转移。在2002年,杭州最风光的楼盘就在钱塘江边,其中的典型是绿城·春江花月,这一楼盘于去年5月正式推出,半个月时间就实现两亿多元的销售额,创造了杭州房地产销售的奇迹。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房地产业的“钱塘江时代”来临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受春江花月的鼓舞,只要是钱塘江边的楼盘,都引起杭州市民的关注。许多市民和专业人士认为,杭州今后的高档楼盘,可能就是钱塘江的江景楼盘。如滨江房产即将在钱塘江边开发的金色海岸,定位就非常高档,据说房价每平方米要上万元,他们还专门举办了“钱塘江文化论坛”,准备在钱塘江边大干一仗。

  大事三拆迁条例出台

  4月26日,《杭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审议通过,其中以货币安置为主代替实物安置,以及拆迁户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等政策变动,产生巨大影响,有力推动新建商品房市场发展,但同时也让许多开发商感叹,因拆迁补偿标准的提高,拆迁成本增加。

  点评:一个政策的出台,其影响往往有两面。《杭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通过,这是房地产业进一步市场化的需要,从长远讲,对房地产业发展有利,但是根据这一条例的有关拆迁补偿规定,又导致拆迁成本增加,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2002年杭州市中心的房价上升快,与“拆迁条例”的出台有一定关联。2002年,杭州二手房的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情况,这也与“拆迁补偿最高可达每平方米6000元”的传闻有关。

  大事四抢购现象

  5月份房交会期间,杭州房价再次冲高,普通购房者开始大规模参与炒房成为房交会最大特点,杭州房地产存在泡沫成为各界议论的热点。

  点评:2002年5月份的省第九届房展会,这是杭州近年房交会中最火爆的一次,在房交会现场,市民排队抢购(主要是订房号、付定金)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从而导致房价进一步冲高,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议论杭州房市存在“泡沫”现象。其实,这是房交会期间的特定现象,杭州的房地产从实际销售来讲并不需要抢,所以,当后来杭州市有关主管部门重申开发商不能收定金、不能发号子后,杭州的房市就显得理性一点。但是从总体上讲,普通购房者大规模参与炒房,是2002年才出现的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大事五诚信联盟

  年中,杭州百家开发商成立诚信联盟,诚信成为2002年杭州房地产界的重要主题。

  点评:2002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信用浙江”,杭州的房地产开发商积极响应。在2002年一年中,诚信房产、诚信品牌几乎成了杭州开发商自律的共同口号,杭州在10月份举行的西博会人居展用的也是诚信这一主题。对消费者来说,当然需要开发商的诚信,但是笔者以为,诚信更多更多重要的内涵,是开发商开发出更好的产品。

  大事六抢滩外地市场

  年初以来,杭州房地产开发商进军外地开发力度全面加大,在全国房市中影响力日益扩大,杭州开发商开始打“全国牌”。

  点评:杭州开发商走向全国,这一方面是杭州的发展空间不够,另一方面是杭州房地产经过8年的高速增长,房地产的“杭州现象”、“浙江现象”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所以,外地的城市都采取邀请的方式,希望杭州的开发商到他们那儿去开发,使他们城市也能掀起房地产开发的热潮。拿金都房产为例,在2002年,他们分别进军武汉、厦门开发,这一方面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考察、研究,但起因和最终成为事实,都是对方的诚恳邀请。所以说,杭州开发商走向全国,实质上是杭州先进的开发理念和房产品牌的输出。

  大事七南岸四宗土地招标

  7月底,钱江南岸四块土地招标,中标最高价每亩达400万元,大幅推动江南房产价格的攀升。

  点评:钱塘江时代的来临,也带动钱江南岸的房地产发展。根据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江南新城,今后的人口规模要达到90万,比下沙新城、临平城要大,所以江南的发展在前景上要好于其他地方。不过由于历史和人们居住习惯的影响,同样是钱塘江的江景房,江北与江南是不同的,江南江景房不应像江北一样是高价房的代表。只是在江南,住宅的需要量会很大,目前江南的房价上升过快,不是件好事,反而难以吸引大量人口移居江南。

  大事八开发经济适用房

  杭州市政府推出了四大经济适用房项目,其中西兴镇600亩、三墩1590亩、石桥890亩、九堡2655亩,总建筑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近几年每年的开发量都是100万平方米,以稳定杭州楼市,平抑杭州房价。

  点评:房价一直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有高房价的楼盘存在很正常。目前的问题是杭州的房价普遍高,导致老百姓承受不了。所以,平抑房价,让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房子,主要是政府要有作为。关于杭州房价高,我们一直讲是因为老百姓富,其实土生土长的杭州老百姓并未富到这种程度。政府除了经济适用房外,还应有其他的政策和举措,让杭州有一定量的低价房让老百姓选择,只有这样,杭州整个房地产业才会走向健康与平衡 。

  大事九精装修楼盘交付

  12月,杭州第一个精装修房楼盘———南都银座公寓交付,精装修住宅成为2002年一大讨论热点。

  点评:商品房进行精装修后销售,杭州在全国做得很早。但是,几年来由于杭州房地产销售的一直火爆,导致商品房精装修的进程反而远远落在全国其他城市。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宣布将逐步取消毛坯房,并有具体的政策举措,国家建设部也专门制定了商品房精装修的导则,这说明商品房精装修成了大势所趋,相对说杭州是落后了。南都银座公寓的交付,意义不凡。预计2003年,杭州商品房的精装修将会有全面的实质性启动。

  大事十全省联合整顿

  浙江全省范围内开展房地产联合整顿,以规范房地产市场,防止房地产开发过热。12月,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文杭州,加强房地产金融贷款控制。

  点评:房地产行业是政策性最强的行业,在任何时候,政府不可能对房地产不管。不过,政府之管主要是监控和金融调控,并不是干涉开发商的具体开发行为。一般来讲,房地产形势最好的时候,是政府加强管理最好的时机。政府加强管理,目的是把潜在的危险和风险最小化,而不是要把房地产业整死、整惨。从宏观经济判断,目前和今后几年内,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样的地位不会变,所以房地产的前景照样看好。不过,作为从事房地产业的开发商,也应明白房地产需要规范,需要有风险意识,不是谁都可以在行业里发财。在2002年,大量的非专业房地产公司进入房地产业,这一现象值得引起重视。(据《杭州日报》)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