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 > 记者个人主页 > 张乐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浙江频道 > 记者个人主页 > 张乐
记得我的电话:0571-87056266 手机:13605800444 E_mail:xhszle@163.com

对内(原创)
吸引台资各有阳光大道――苏南和环杭州湾地区引进台商对比调查(下篇)

  (新华社记者张乐 顾钱江 李灿) 尽管苏南地区在吸引台资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是,这并不表示各地在吸引台资方面只有唯一的这一条路可走。记者通过深入采访调研之后发现,个私和民营经济发达、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浙江省,特别是浙江的环杭州湾地区正在走出一条主体多样,形式丰富的吸引台商新路。

  曾长期在外经贸岗位上工作的浙江省台办副主任陈华珊认为:政府自始自终站在一线起推动作用,这是以苏南模式为代表的江苏经济结构的典型特点。由过去的发展乡镇企业到如今的以吸引台商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的转型,政府推动的工作方式一直得到了延续。因此,苏南地区吸引台资之所以如此迅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上到下的一致认识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而浙江省由于历史原因,国家投入极少。改革开放以来,以温州模式为代表的、在流通领域基础上自发发展起来的个私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它以市场为导向,投资少,见效快,敏锐度高。这决定了浙江的政府部门不再起主导作用,而成为从旁的辅助者:它们的职责是进行适当引导,并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和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陈华珊说,苏南和浙江经济结构的本质不同决定了两地在引资方面必定会走上两条不同的路。事实证明,在浙江,引资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而是扩展到了区块经济本身,保税区、开发区,台商,内资企业等多个主体。

  一,保税区、开发区引台

  以保税区、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为招商主体吸引台资,这在各地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不同于其它各地的竞相压价、恶性竞争,浙江各地、特别是浙北、浙东各地的园区管委会却将服务放到了首要位置。

  以宁波保税区为例,除了建设好硬件设施,还专门制定了重点产业的扶持政策,对高科技项目进行支持和基金补贴、水电贴息、土地厂房租售优惠、上海至宁波空运陆路运费补贴等。此外,保税区还充分考虑到了IT行业对电子通关的要求,于今年1月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电子海关”,实现了宁波到上海虹桥、浦东的跨区直通关制度,实现了区域物流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加快了货物通关速度,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本着一切为投资者利益着想的理念,保税区还建立了投资服务中心、经贸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服务中心等三大外商服务中心和全天候、全方位、全免费三大服务制度。

  此外,宁波保税区、嘉善台商投资开发区等还相继建立了驻区单位协调联系制度、专人驻厂服务制度、外商投诉受理办理制度等,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改善企业运营环境、完善功能性政策、充实口岸管理服务职能、改善生活交通等配套设施等。

  二,块状经济引台

  一县一品的块状经济和依托在此之上的市场是浙江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浙江的块状经济拥有抗风险能力的原因所在。浙江许多地方借助块状经济的特色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效果明显。

  嘉兴嘉善的木业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个以木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平原县年生产胶合板350万立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1/3。借助特色经济,嘉善吸引了包括台升实业在内的诸多台商进驻。在今年3月举行的嘉善县台商投资洽谈会上,引进的20个台资项目中,有8个直接与木业产业有关,协议投资额占到了引进台资额的77%。

  此外,余姚的塑料产业,嘉善的紧箍件等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也吸引了不少台商。在余姚的中国塑料城、嘉善的中国木业城里,相当一部分的企业来自台湾。

  三,台商自建园区引台

  让在大陆投资的台湾人自己去说服台湾本地企业来大陆投资,是最为有效和便捷的引资方式。由台湾人投资的余姚远东工业城就是其中的典型。1994年,远东工业开发有限公司以台资的身份从余姚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买下220公顷土地,投资2亿美元自行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远东工业园区。总经理蔡裕成表示,许多想来大陆投资的台商对本地的情况并不了解,由他们出面招商引资不仅具有说服力和亲和力,而且也可以帮助台商省去调查选择投资地点、投资环境的麻烦,并能形成相对集中的台商群聚,方便相互照应和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目前,一期工程大约已有包括台湾、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在内的50多家外商来此投资设厂,其中绝大多数是台商。

  此外,一些投资浙江的大型台资企业也以其龙头企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引了大批同类台资企业到这里投资。如由台湾紧箍件龙头企业晋亿螺丝牵头建设的螺丝城,吸引了大量这一领域的台湾中小企业进驻,并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群。

  四,内资企业牵头引台

  在嘉善台商投资开发区内,有一个由国内知名软件企业――托普软件投资开发的“台商信息产业园”。这个去年启动的园中园总规划面积为3平方公里,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项目部的姚巍介绍说,台湾是世界三大IT产业中心之一,托普期望凭借这个高规格的园区和自己在软件业界的影响力,吸引台湾高规格的IT企业入驻,使双方得到共同提升。这种由国内企业牵头建设的台商园区,在国内还是创新之举。

  目前,该产业园已开始进入招商阶段,并且成果不斐。

  五,专业人员专业招商

  宁波保税区管委会的柴立达副主任说,如今的台商,不是靠单纯的喝酒吃饭和优惠政策就能吸引得来的。你必须能揣摩他们的心思,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在他们想到之前就将可能会遇到的投资问题解决掉,这就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和招商人员。

  保税区的管理人员从一开始就对区内IT产业发展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聘请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和台湾电子资讯研究所进行规划设计,从IT产业上中下游,软硬件结合的角度,建立了国际半导体光电科技园、计算机通讯电子零组件工业园、国际软件园等。目前区内已形成从上游的半导体材料生产、IC设计、封装、测试,到计算机主机板、光驱、机箱、电源供应器、显示器记忆计算机整机的生产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完整产业链。

  保税区和嘉善台商投资开发区还派员前往东莞、深圳、苏州、昆山、上海等台商密集区,进行蹲点招商。所有的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在他们的脑子里和笔记本电脑里,储备着园区能为台商提供的所有软硬件服务。他们主动上门拜访台资企业,介绍自己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并在适当的时候邀请台商实地考察。许多台商由此增进了对浙江的了解,并根据当地的特点和自己的需求前往投资。

  此外,浙江许多地区还在进一步健全本地的投资环境基础上,利用出访、展会、网络、中介、台湾各行业公会等机会和桥梁,开展形象宣传,进行对台招商引资,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尽管由于起步晚等原因,目前浙江的台资企业数量和投资金额与苏南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去年以来,前来浙江投资的台资企业数量、投资规模和增资幅度均有很大增长,并且势头强劲。来自浙江省外经贸厅的调查显示,目前浙江是全国每百万美元投资利润率和税收收入最高的省份,也是全国外资开工企业盈利比例最高的省份。(完)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