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乐) “这里最适于台商生存和发展”,广东台商江衍雄说;“我在这里搭上了投资——发展的快车”,上海台商刁维仕说;“大陆市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将在这里创出世
界级的品牌”,江苏台商曾文祺说。
……
从开始的三三两两,悄然前往,到如今的热潮迭起,难以阻挡。10多年间,数十万台商相继投资祖国大陆,成为两岸经贸往来中最活跃的因子。
对台商来说,祖国大陆不仅是祖籍故乡,更是一片蕴藏着巨大商机和腾升着无限希望的热土。在这里,他们以自身的投资经历感受着民族复兴的步伐,体味着“发展是硬道理”中蕴含的真谛,并在见证奇迹的同时创造着奇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众多台湾同胞终于得以踏上返乡之路。当他们置身于祖国大陆时,扑面而来的是改革开放的浩浩长风劲吹,感受到的是迅速崛起时那种力的涌动和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强烈震颤。于是,急于为传统产业转型寻找出路的台湾厂商怦然心动了。
上海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的陆德明认为,改革开放的政策以及由此激发出的强劲发展势头,为台商前来投资营造了其他地方难以企及的软环境,加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众多台湾传统中小企业因劳动力及土地价格上涨而面临生存危机,大陆便宜的劳力和广大的土地,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于是第一波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热潮便适时涌起。
现在已是遐迩闻名的厦门灿坤电器有限公司就诞生于第一波台商投资热中。1988年台湾灿坤投资厦门时,只是岛内一家外向型的中小企业。而今,厦门灿坤的年出口额已高达2.6亿美元,并已成功在深圳B股上市,成为台资企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
在此背景下,与台湾一水相隔的福建以及邻近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成了台湾传统产业的集聚地,并涌现出制鞋、灯饰、家具、自行车、五金、塑胶、化工、电子资讯等台资企业聚集的行业群体。有关统计表明,目前,广东共批准台资企业1.4万多家,实际利用台资超过110亿美元。福建共批准台资企业6500多家,实际投资100亿美元。
屈指算来,早期到大陆投资的台商至今已走过10多年历程。许多人乘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东风,高扬起了自己事业的风帆。“我人生的黄金岁月是在大陆度过的,我无怨无悔,于有荣焉,”富士康(昆山)公司的总经理戚道阜如是说。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充沛的资源、广阔的空间、巨大的市场、无尽的商机,再加上持续的高速发展……祖国大陆为台商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身手的大舞台。
投资祖国大陆十余年间,有多少台商作为商海的“弄潮儿”,立上了时代大潮的潮头,从来时的小企业成长为如今的大企业,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到今日的声名远播。康师傅、捷安特、蜜雪儿、明基……台商在大陆创下的一个又一个名牌,书写下了他们在祖国大陆的业绩和成功,同时也在印证着他们自己常说的那个朴素的道理:“水不大无法长出大鱼”。
1993年来到苏州新区设厂的台湾高科技厂商明基电通,去年底宣布在苏州推出自有品牌BENQ,这一举动引起同行们的普遍关注。明基电通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琪说,大陆是明基品牌的“母基地”,我们完全可以从这里把产品推向世界。之后,技嘉、伦飞、威盛等在大陆投资的台湾IT厂商也纷纷揭起各自的品牌旗帜。
来时只是一株幼苗,在祖国大陆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不断壮大,直至长成参天大树。这样的事例在投资祖国大陆的台商中不胜枚举:从做拉链、鞋子起家的“好又多”,现已做成了大型超市连锁企业,旗下的大型连锁店达到40多家;从事糖果饼干生产的“徐福记”,现已成为祖
国大陆最大的糖果生产公司;以制鞋著称的宝成集团则在大陆建立了足以称雄全球的“鞋业王国”,现在世界销售的每百双中高档鞋中就有17双产自宝成。时下,宝成又在广东兴建“裕元高新科技区”,迈出了从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步伐。
伴随着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迅速崛起的进程,在这里的台资企业也相应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到现代,由单一到综合的成长与转型。
不登峰巅,怎见天下足壮观
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随着世纪的更替高高涌起,世界再一次把目光聚焦于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国家,拥有一流的投资环境,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于是商人来了,企业来了,世界500强相继进入中国市场。
以精明著称的台商自然不甘人后,新一轮的“大陆热”迅速在岛内工商界中蔓延。与上两轮“大陆热”不同的是,台商投资大陆的关注点开始由成本、优惠、资源,转向了市场、商机和竞争力的方向。
仅2000年到2001年短短两年间,台商在苏州、上海等地已基本完成笔记本电脑、光电器件和半导体设计制造等高科技产业的布局。目前,上海的台商投资企业已超过4000家。距上海一小时车程的苏州则有3200家台商投资企业。在美国《新闻周刊》进行的调查中,苏州是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中亚洲唯一上榜的城市,台湾电子厂商的集聚是主要原因。
出于靠近市场或生产基地的考虑,台商也正在将运营的重心移向大陆。去年下半年,90%业务在大陆的旺旺集团正式将营运总部从台北转移至上海。随着高科技制造业的集聚,台湾厂商正在加快到大陆设立研发和营销中心的脚步。
登上峰巅,风光无限。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两岸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又展现在台商眼前。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再溯江而上到四川盆地,从北京、天津环渤海到山东、东北,台商投资大陆的脚步正呈扇形渐次展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投资金额越来越多,技术层级越来越高,投资领域越来越宽,投资地域越来越广,已然成为台商在大陆发展的新趋势。而台商涌跃投资祖国大陆,又使两岸产业界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全球竞争力的图景隐然成形。
数十万台商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沟通两岸,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是中华儿女,同是龙的传人,今天我们为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而携手打拼。回首望,我们的业绩已经融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