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 > 记者个人主页 > 张乐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新华网浙江频道 > 记者个人主页 > 张乐
记得我的电话:0571-87056266 手机:13605800444 E_mail:xhszle@163.com

(台商系列报道)
跟苏州人"吵架"之后……

  新华社苏州7月14日(记者李灿 顾钱江 张乐)近十几年,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成为台湾同胞在祖国大陆投资的首选地之一。目前,全市有台资企业3200多家,常年生活着2万多台商和他们的眷属。

  人多了,难免产生矛盾。但台商们发现,当他们与苏州人"磕磕碰碰"时,当地政府部门总是出面调解,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了问题。台商不慎违反当地政策、法规的时候,政府和有关方面也常对台商给予同情的理解和宽松的处理。

  "老话说,'苏州人吵架像说话',真是不假!他们真的很好说话!"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王勋辉说。

  王会长介绍说,台商刚来苏州时,许多人因为不了解这边的交通规则,无证驾车、闯红灯、逆向行驶之类事情常常发生。这时,台办的工作人员都会出面向交警解释,只要台商不是故意违规,都从轻处罚。

  "误触法网",是许多初到苏州的台商都遇到的事情。不过,苏州台办、对外经贸局等部门都主动出面,帮助台商们妥善地解决了问题。

  有一次,昆山一家台商制药公司被人举报"搞商业贿赂",有100万元的"促销费",此事如属实,将依法被处以重罚。当地工商局调查后发现,这是一家国际著名的公司,平时经营和账务都十分规范,那100万元本来是公司发给销售人员个人的奖金,但有的销售人员将钱送给了买方,虽类似商业贿赂,但并非公司的本意。鉴于此,工商局对这家公司"责令改正",但并没有罚款。公司总经理李先生对此非常感动,和台商朋友提及此事时由衷地说:工商局"很讲道理"。

  根据祖国大陆的法律,所有企业每年都要参加一次年度检验,否则将处以1-10万元人民币罚款。一次,拥有两家艺术陶瓷生产企业的台商林先生只上报了1家企业的年检资料,另一家却没上报。当地工商局依法决定对他罚款10万元。林先生得知后却大叫冤枉。原来,他的两家企业一家生产正常,另一家没有正常开工。他误以为没有开工那一家可不参加年检。听了他的解释,并发现他的确不是故意违规后,工商部门撤消了原来的决定,改为只罚1万--起个提醒作用。对这样的处理结果,林先生很满意。

  有时,台商的确严重违犯了法律。苏州有关执法部门在依法予以处罚时,也注意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量从轻。

  "在发生纠纷的时候,对台商加以适当的照顾是应该的。因为从整体上讲,台资企业对苏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苏州市台办主任谢鸣说,"台商远来是客,人生地不熟,偶有失误可以理解。大家毕竟都是同胞。"(完)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