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苏州7月18日 (记者顾钱江 李灿 张乐)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座座新颖别致的高科技厂房林立,100多家台湾IT企业群聚于此,和滔滔京杭大运河和碧绿的稻田为邻,构成了独特的风景。从太湖之滨的"丝绸之府",嬗变为全国有名的"电子之城",吴江是这一波台湾高科技产业西进潮中诞生的"明星"。
去年6月,台湾电机电子公会公布了2001年度祖国大陆44个城市投资环境和投资风险调查报告,结果,江苏省吴江市被评为投资环境最佳和投资风险最低的"双料冠军"。苏州辖下的吴江位于江、浙、沪的交汇处,历史上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至今境内也没有机场、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缘何能在台湾电子资讯业界声名鹊起?"我们赶上了这一轮台湾高科技产业转移的好机会,"吴江市市长马明龙说。
1998年,吴江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重点发展无污染、高效益且易产生聚集效应的电子资讯产业,此时,恰逢台湾高科技厂商加速向祖国大陆投资拓展的机遇。吴江市以几年前"组团式"落户开发区的14家台湾明基电脑公司配套企业为纽带,通过"以台引台","以小引大","以大带小"的方式,两年之内即营造了良好的电子资讯产业生态环境。在吸引近百家中小台资企业的基础上,吴江陆续引进了台湾电子业界10余家著名企业,形成了群龙盘踞的生动局面。
到今年5月底,吴江已批准台资企业422家,合同利用台资20亿美元,实际到资7亿多美元。吴江开发区内台资高科技企业最多,达190多家,合同利用台资17亿美元,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56家。其中包括华宇电脑、大同电子、台达电子、中华映管、全友电脑、国腾科技、亿光电子等众多台湾乃至世界有名的大企业。目前,吴江开发区的台资企业已形成明显的产品特色:区内企业90%以上是生产电脑主机、显示器、扫描仪、笔记本电脑、电源供应器及其相关配套电器、元器件的电子资讯企业。吴江开发区与台资IT企业集聚的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昆山开发区,共同形成了苏州整体开发、"一园三区"的新格局。
和苏州辖下的昆山一样,吴江已成为上海周边重要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现在,吴江市具备年产1000万台彩色显示器、1000万台手机、500万台数码相机、360万台扫描仪,300万台笔记本电脑、300万台电脑主机及一大批电脑周边产品的加工能力。
台商在吴江开发区营造了完整的电子产业配套环境。一家生产最终产品的龙头企业,其选用的装配料件中有80%以上不用出区即可备齐。如果再与周边一些IT企业相衔接,配套水平可达98%以上。中达电子、全友电脑等整机生产企业的周边,都有十几家相关配套企业。订单一到,就近配齐材料,投入生产。有些料件的配套生产企业甚至只隔一条马路,用周转箱就能把刚下线的配料运上装配线。
完善的电子产业配套水平,使吴江形成了吸引台商的"马太效应",更加促进了IT产业的大范围集聚。今年1至5月,吴江新引进台资企业55家,合同利用台资4.66亿美元。同期,又有13家企业追加投资,增资总额近1亿美元。华渊电机公司从初期注册资本2500万美元,扩大到5500万美元,最近意向再增资1500万美元。科德、福泰、高创、嘉利等台资企业也连续增资,分别在区内兴办一、二期工厂。(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