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张乐 方列)一种口袋大小的,以宣传暴力、色情为主的书籍如今正在全国许多城市的中小学生当中广泛流传,并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此忧心忡忡,他们纷纷向有关单位和记者反映,要求彻底清除市面上这些害人的书籍,还青少年一片健康的天空。
根据有关人士的举报,记者对杭州市场开始了长达近一个月的追踪和调查,并通过与新闻出版机构、文化稽查人员、个体书店的经营者和口袋书的青少年读者的广泛接触和明察暗访,查出了色情暴力口袋书泛滥成灾、屡禁不止的根源。
学生爱看,书店热销
一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反映说,校园周边一些规模不到50平方米的小书店,如今已成为色情、暴力口袋书的重要传播源。不少中小学生将其视为"每日必读"的课外读物。许多青少年深受其害,有的甚至出现了早孕、早恋和暴力犯罪等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去年12月,记者专程前往杭州湖墅南路、国货路、大学路等社会投诉较多的街道进行暗访。记者发现,在这些中小学密集的道路和巷子里,几乎无一例外地生存着一些租售兼营的小书店,一些64开本大小的"口袋书"充斥其中。在杭州第十中学大门的两侧,各有一家面积十余平方米的小书店,用于出租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和64开口袋本塞满了几个旧书架。口袋本显然是老板主营的业务内容,不仅放在书架的最显眼出,还重重叠叠地堆在开放式的大桌子上。记者粗粗翻看了一下,发现这些书大多名字颇为煽情,如《风骚翠娘》、《处女杀手》、《夜夜春宵》等,有的则直接宣传恐怖和暴力,如《荒漠吸血噬情》、《残情狂君》等,封面和封底上印着一些俊男美女,或带有一定挑逗性的图片。这些独自成篇的书籍大多已成系列,如花季系列、彩蝶系列、花雨系列等,其中一个名为"亲亲寻梦园"的系列编号已经排到了240号。仅押了10元钱,记者就借到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名为《猎艳烈焰》的口袋本才189页,可其中露骨的性描写就达七八处,其中最"激情"的一段竟长达4页;而另一本名为《绝命狂奔》的卡通口袋本,则多次出现暴力的画面和文字。
这些小店的老板说,这些小开本书籍出租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在大学路一家名为花季书店的小店里,记者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大约10分钟时间,共有12位学生光顾,老板共借出了近30本书。当记者问这些学生为什么喜欢借这些书时,他们回答说,这些书比较小,容易携带和隐藏,不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发现,而且一本就是一篇,大约花一个下午或者晚上的时间就可以看完。最关键的是,他们认为这些书的内容"情节很曲折,内容很好看"。当记者问一位大约14、5岁的小姑娘知不知道这些书的内容不太健康时,这位小姑娘竟然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书里讲的东西我们早就明白了。现在这样内容的东西多得是,而且,大家都在看!"上城区希望书店的老板王正隆也反映:一些学生看"口袋书"成瘾,每天都会光顾书店租书,有的还主动提供书名,指名道姓地要一些书。
应记者的要求,杭州市某中学初二<6>班班主任对本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无记名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显示,31名学生中,有27人看过"口袋书",占总人数的87.1%。在这27人当中,直接到校园周边的书店去租书的占到48.1%,其余的则是从同学那里借阅,而这些同学的书也主要是从周边的书店租赁或直接购买所得。在回答为什么会去看这些书时,51.9%的学生说是好奇心驱使,37%的人说是受到书中情节的吸引而看下去,有11.1%的学生认为"情节有强烈的吸引力,看了之后很有感觉"。对于看了之后的感觉,有1/3的学生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29.6%的人说不好,很恶心,有25.9%的人说看了之后很兴奋、认为很好看,还有学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在谈到对这些书的看法时,31位学生中有61.3%的人坦言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不利,有16.1%的学生说不知道,3.2%的人认为会早熟,6.5%的人认为无所谓,还有将近10%的学生则认为"太多了,很普遍"、"可以存在"和"长见识"。
查禁难,难于上青天
杭州上城区文化稽查队队长葛伟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城区的180多家书店中,营业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小书店占了大多数。这些小书店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中小学附近,销售和出租并举。在他们销售的口袋书中,大部分的卡通书印刷粗糙,没有任何书号和出版社名字,一看就是盗版书籍;其他的一些言情和色情类的口袋书则作了一些伪装,打着敦煌等出版社的书号,有的还印着"版权所有·请勿翻印"的字样和条形码。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仅今年一年,他们就冲击了20余次,收缴了两万多本,但总是屡禁不止。
"暴利和巨大的学生消费市场,是这些'口袋书'屡禁不止的原因。"葛队长介绍说,据一些违法经营的书店老板交代:这些书都是他们从杭州图书城或者是一些上门推销的非法游商手中批发来的,进价仅几毛钱,出售时则书价上涨到至少2、3元。更多的则是用于出租,一本一天5毛钱,出租两次就可以赚回成本。
许多家长恨透了"口袋书"。家住杭州下城区竹竿巷的汪浩说,女儿今年读初中二年级,原先的成绩在班里排中上。可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每天都"认真温习功课"的女儿成绩却直线下降,还出现了抄袭作业的现象。直到有一天事情才水落石出――女儿一直躲在房里看"口袋书",她的抽屉里已经收藏了一大摞的此类书籍。社会各界、教育界人士对此也忧心忡忡。
"这些书籍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延安中学教师陆怡汝说,在她的班里,有的学生私下经常谈论书中的内容,有的学生上课不专心了,学习成绩下降了,一些学生则会不自觉地模仿书中人物的言行举止。余杭临平三中校长郭钊水说,"口袋书"在他们学校的学生中间如今已达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并且屡禁不止。许多学生看了这些书之后出现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早恋、打群架等行为,一些老师只好采取强制手段,对这些书籍予以没收和销毁。
杭州市下城区文体局蒋杭平局长认为,口袋书之所以会引来这么多学生,从内容上看,这些"口袋书"大多以俊男靓女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夹杂着武打、神怪、科幻等情节,迎合了当前青少年男女喜欢幻想、追求新奇的心理需要。同时小开本的形式又方便了他们携带、隐藏。如果说因为看"口袋书"耽误了学业日后还可以补救,那书中不健康内容对孩子的伤害则是一辈子的事情。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对书里的内容还缺乏鉴别能力,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可以轻易影响孩子的身心。现在杭州一些中学生相互以"老公"、"老婆"称呼,早恋现象十分普遍,个别学校还出现了女中学生怀孕的事件,虽然不能说完全是"口袋书"造成的,但这些毒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多方介入整顿市场
记者将自己的调查通过有关渠道送到了中央有关部门,引起了中宣部有关领导和浙江省、杭州市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中宣部有关领导对该清样进行了具体批示,中宣部副部长李从军专门给浙江省打电话,要求严厉查处非法口袋书,净化出版物市场。此后,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分别对浙江省和杭州市新闻出版局作出具体批示,要求从印刷部门、图书市场等多个环节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肃清这些严重危害的书籍。
2001年12月25日下午,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俞剑明召集市场处、出版处和出版物市场稽查队的负责人,紧急布置查处非法违规"口袋书"的工作。从12月26日开始,浙江省、杭州市两级出版物稽查人员以校园周边地区书店为重点,开始对杭州城区1000多家大小书店进行明查暗访。浙江省出版物市场稽查队陆锡明队长介绍说,经过半个多月的稽查,目前他们共缴获非法"口袋书"近万册,曝光了一批非法经营户,还有多家书店因为大肆租售色情暴力口袋书情节恶劣而被吊销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记者随后再次来到杭州市的湖墅南路、国货路、大学路等道路,对曾经暗访过的那些书店进行回访。眼前的景象印证了省、市新闻出版局这半个多月来的稽查成绩:经过整治,这里的一些小书店面貌焕然一新,原先堆得满满的"口袋书"已经销声匿迹,一些印刷精美、内容健康的正规书籍取代口袋书被放到了显眼的位置。前来书店询问和要求租赁和购买口袋书的学生数量比一个月前明显下降。文星书店、古新书店等几家一度做口袋书租售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书店已关门大吉。一些书店的经营者告诉记者,文化稽查队来稽查过很多次,并明确告诉他们一旦经营非法出版的"口袋书",查实之后将被吊销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因此"大家都不太敢再经营这类书了"。
一时干净断根却难
经过新闻出版、文化稽查部门半个多月来的大力度整改和高密度的明察暗访,目前,色情暴力的64K本口袋书在杭州各书刊销售点已经基本绝迹。但是,稽查人员却并未松一口气,来自巨大的地下非法制假市场的威胁依然存在,地下源头不堵,杭州小书店里的非法口袋书就没有办法彻底断根。
陆锡明队长介绍说,早在去年4月10日至5月20日期间,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就已经对全省青少年出版物市场进行了专项治理,重点就是校园周边的小书店。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治理过程中,全省各地共出动稽查人员9421人(次),检查6921家(次)书店,缴获各类违法出版的卡通、言情"口袋书"436800册,取缔了246家违法违规经营的书店,捣毁地下图书批发点3个,一人被移交司法部门追究责任。经过治理,青少年出版物的市场秩序一度有了明显好转。此外,记者也从杭州市上城、下城两个区的文化稽查队了解到,早在去年2月,杭州市新闻出版局就曾经下发过开展查缴64K"口袋本"和日本卡通读物等非法出版物的通知,并附了具体的目录。去年一年,仅这两个区的就缴获了各类非法出版的口袋近4万本。
尽管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和高额的利润差价使一些小书店内仍然可以看到口袋书的踪迹,一些私下的租赁和销售交易也时有发生。陆锡明队长解释说,由于浙江省出版物市场稽查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资金紧张,治理工作无法深入持久地进行,因此一段时间过后,又有相当一部分书店开始利用管理空隙继续从事非法"口袋书"经营。上城区文化稽查队队长葛伟明为了配合记者的调查,曾在一个周末对辖内的书店进行了突击清查,结果在国货路上的两家书店当场查到了3000多本崭新的口袋书。敏辉书店的老板邹国勇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没想到家离这里要两个多小时车程的葛队长周末会来突击稽查,他"只想卖两天,等到星期一就收起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葛伟明队长感慨地说,面对这些屡禁不止的现象,他们作为基层稽查部门唯一的方法只有不停地查。
查禁不止为有源头
口袋书查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何在?有关人员表示,检查局限于市面上的书店,但对口袋书的出版厂家和销售渠道缺乏打击力度是关键所在。稽查人员同时也忧虑地表示,色情暴力"口袋书"销售市场的形成并非一日两日,其背后有一个巨大的供应来源。市面虽然暂时肃清了,但地下源头难堵。
与记者作过交谈的小书店老板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都曾经有过不法书商或地下印刷企业上门兜售和推销这些非法出版物的经历。据那些推销者介绍,他们的书"不仅价格低,而且印刷机器比一些正规印刷厂的机器还要好,印刷质量绝对可以以假乱真",如果需要,他们甚至可以"整车整车地送货上门"。陆锡明分析说,由于浙江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巨大,消费能力较强,因此,省外的色情暴力口袋书大量涌入。他们就曾经查获过来自广东、江西、武汉、成都等地的大量口袋书,手头还掌握了大量的原始进货凭证。这些情况,他们均已经向相关省份的新闻出版部门进行了通报和移交,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杭州市下城区文化稽查队汪建中队长也介绍说,在他们缴获的一万多本口袋书中,80%以上都是假冒敦煌、北岳等出版社名义出版的非法出版物。部分非法出版口袋书的印刷质量相当好,甚至还印上了伪造的书刊号和条形码,稽查人员单靠肉眼很难分辨,这就给查禁工作带来了难度。原先主管部门为了加强管理,曾给每一个图书经营者都发了一本进书登记册,要求经营者进书必须要从杭州图书城等正规渠道进书,而且所有的进书目录都要有图书批发商的盖章。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处于有名无实的尴尬境地。应该承认,目前文化稽查部门对图书经营者的进书渠道基本上已经处于失控的状态。
此外,稽查人员在查处过程中也发现:除了不法出版商,少数出版社为了谋取利益,也打起了"口袋书"的主意。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格调不高的"口袋书"是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这些口袋书往往一个书号就包含了200本(集)故事,有的甚至无限延长,并违规进行单册标价。
正规渠道却卖盗版
执法人员说查禁难,可图书经营者也觉得有一肚子的委屈。上城区"希望书店"的个体业主王正隆说,虽然有部分的图书经营者为了赚钱从非法渠道进书,但大多数经营者还是守法的,他们的进货渠道都是正规的图书城。可即使在图书城,他们所进的书也不能保证全是合法出版物。王正隆书店里经营的近千本口袋书全是从杭州图书城进货的,"批发商根本不让你看书的内容,要买就全套整捆拿走。"就是这些来自所谓正规渠道的口袋书,最后却全部进了稽查队的查禁仓库。陆锡明队长也证实他们就曾经拦截到大批准备运往杭州图书城的非法口袋书。
记者随后在王正隆的陪同下前往图书城暗访。发现这里的二、三个摊位公开地摆着口袋书,而且还都是正版的。当记者问摊主还有没有更多的口袋书时,得到的回答都是没有。王正隆说出了内情:原来这段时间文化、出版部门检查口袋书的力度很大,现在图书城里的非法口袋书交易已经全面转入了地下。口袋书批发商把非法口袋书全部藏到了仓库里,只有非常熟悉的人才能够拿到;而且,这些口袋书批发商都有自己固定的进货渠道,但决不轻易告诉别人。
浙江省出版物市场稽查队陆锡明队长表示,对于这些情况他们都有所了解,但由于这些非法游商行踪无定、只做熟人,并且多采取单线联系的方法,因此稽查起来难度十分大。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拒绝不健康口袋书的同时,积极提供有效线索,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切断这些非法口袋书的传播源头。
四管齐下共治源头
省新闻出版局介绍说,目前他们已从出版社、印刷厂、图书市场和校园四个环节入手,开展全面的清查工作,并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来遏制这些不健康口袋书的蔓延。
针对目前"口袋书"这种出版形式因其携带方便而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实际情况,浙江省出版部门决定在2002年出版选题中增加一批内容健康、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口袋书",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印刷管理部门则加大了对全省各印刷企业的监控,从源头上堵住非法出版物的来源,到目前为止,浙江省还没有发现一家正规的印刷企业从事非法"口袋书"印刷。对图书流通市场的管理是查处非法"口袋书"的关键,浙江省新闻出版局目前已要求全省各地文化市场主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保证不出现非法"口袋书"出版物,对那些违规的经营者要严肃查处,决不手软。此外,杭州市的教委和共青团组织也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了"不看内容不健康的'口袋书'"的倡议,并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积极响应。(完)
小资料:什么是"口袋书"
口袋书是近两年来继卡通读物之后兴起的小开本书籍,由于携带方便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口袋书与一般的图书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开型不同而已,现在,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口袋书多为64开(即普通书籍开本的一半大小),也有的是小36开,装在口袋里正合适,随时可以拿出来阅读、欣赏。口袋书的内容主要涉及手册英语、旅游手册等外出使用频率较高的工具书,以及谜语、漫画、言情小说和星座、星运以及脑筋急转弯等娱乐类书籍。这类书籍一般采用小字小开本印刷,用纸相对大开本书籍稍次。因其小巧玲珑,方便阅读,价格相对低廉,所以很受年轻人的青睐。
口袋书最初流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近几年来,我国的出版社大力开发口袋书,并一度在国内掀起了一股阅读口袋书的时尚和风潮。《新周刊》杂志曾称这一现象"具有鲜明世纪特征",并这样对它进行定性和描述:"口袋书以薄利多销为原则,书目的选择标准趋于通俗和畅销。当坐在上下班的地铁里,男士从西装袋里,女士从手袋里取出一本畅销口袋本小说打发时间,读完随手丢进地铁里随处可见的垃圾筒时,书籍已经不像是上个世纪或更早的时候,是人们朗读、思考和学习的对象,而是转瞬即逝的易耗消费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