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 > 记者个人主页 > 潘海平 > 西藏纪实

 

西藏农民的钱袋“鼓”起来了
1998-06-17 16:44:38

  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12日电(新华社拉萨6月17日电 记者潘海平 罗布次仁)日前,西藏白朗县县长明久为购进农民急需的化肥、农药,而县级财政拨款又未及时到位的情况下,找到农民旺久家借钱,旺久欣然将家里存放的20万元现金交给了县长。

  旺久说:“是国家的富民政策使我有了钱,现在县里急需钱,我当然借。”

  旺久一家十四个人,现在经营百货、磨面加工,承包水利工程。家里拥有各种工程车辆十台,电视机、照相机、电脑等一应具全,家产达到数百万元,是全县有名的富裕户。

  尽管目前在西藏乡村像旺久那样的富裕农民还不多,但是广大农民的钱袋确实因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多种经营而开始“鼓”起来了。

  西藏高原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基础设施落后。为加快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最近5年国家就先后在西藏投资138.14亿元,全面改善了西藏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同时实行免征农牧业税等休养生息政策,营造优越的经济软环境。据统计,仅农牧业税一项国家每年就向西藏少收1000万元以上。

  西藏农牧民在总人口中占80%以上,农牧业直接关系到西藏整体经济状况。国家对西藏农牧业的投入远远超过别的地区,仅去年用于西藏农牧业建设的资金达就到4亿多元,这使西藏农业稳健地夺取了第十个丰收年,广大农牧民得到了实惠。   绝大部分农牧民再也不用为温饱而发愁,开始走出田野,山坳,奔向大市场,开展多种经营。在拉萨、日喀则、泽当等城镇,每年农闲期间都有数以万计的农牧民进城打工赚钱。在乃东县卡多村,全村127户中,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达60多人,去年劳务收入达30多万元,仅此一项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现在全村80%以上的农户在银行有了存款。

  据自治区乡镇企业局调查统计,去年西藏多种经营、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8.7亿元,农牧民现金收入中有近一半来源于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手头宽裕起来的农牧民,尽情地改善着自已的生活。近二十年来,西藏80%以上的农牧民盖了新房,每百户农牧民家庭拥有自行车和缝纫机分别达到76辆和35架。(完)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