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15日电(新华社拉萨12月2日电 记者潘海平 罗布次仁)随着投资规模的逐年增加和商贸活动的日趋繁荣,西藏迅速崛起一批设施现代、功能完备的新型城镇。
改革开放20年来,西藏人民感受最直接、最明显的变化是城镇建设的日新月异。截至目前,全区建制镇由1978年的11个增加到34个,城镇人口由18万增加到42.19万人;建城区面积增加到163.82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18%;城镇自来水供水总量达4034.5万吨,是1978年的115倍多,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9%。西藏城镇等级路面已达422.48公里,比1978年增加8.8倍。在城镇道路发展的带动下,城市公交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全区城镇公共交通营运车辆约310辆,比1978年增长8.5倍;出租车行业近年来飞速发展,目前全区出租车有1900多辆,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生活。燃气从无到有,在许多城镇得到了广泛普及,结束了长期依赖牛粪和煤油炉的时代。
此外,全区电站装机容量由1978年的4.5万千瓦增加到目前的31万千瓦;全区电话交换机容量由1978年的5720门猛增到57700门,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各城镇的通信条件和通信能力。
住房建设的加强,显著地改善了市镇的面貌和居民的居住条件。20年前,西藏的住房基本上是土木结构的平房,质量差,基本不配套。截至1998年,全区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从1978年的2亿元增长到5.7亿元,目前全区住宅面积达458万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10倍多,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2.7平方米,比20年前增长了60.8%。(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