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 > 记者个人主页 > 潘海平 > 西藏纪实

 

为了大地的丰收--西藏山南农民“望果节”目睹记
1998-07-31 15:45:24

  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15日电(新华社拉萨7月31日电 新华社记者罗布次仁 朱忠良 潘海平)仲夏的高原田野,麦浪翻滚,又是一年一度的望果节。

  近日,记者来到雅砻河谷,目睹了这一藏民族节日的盛况。这是一个艳阳天,身着节日盛装的山南乃东县泽当镇居委会的农民们背着“五谷丰登”斗,浩浩荡荡地绕着麦田“望果”。

  “望果”藏语意为“转庄稼地预祝丰收”,广泛流行于西藏农区。庄稼成熟期有先后,各地过节的日期也不尽相同。西藏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等流域农区,率先迎来了这一传统的盛大节日。   这一地区的“望果节”往往要持续三天。第一天一大早,全村的家家户户均派出一位代表,穿着最艳丽的藏装,披金戴银,背上“五谷丰登”斗,手持“达达尔”(彩箭),在村里最年长的男性老人的带领下,在喇嘛的法号和锣鼓声中,不停地呼喊着“央咕秀!央咕秀!”(藏语:招回地气了!)绕着村里所有的麦田转圈祈祷,以求得神灵的护佑,使庄稼获得丰收。

  一些老年的村民,在队伍必经之地煨起了桑烟,四处飘散的袅袅青烟使远处的“望果”队伍宛如腾云驾雾的游龙。

  处在队伍前例的是一对骑着高头大马、亮丽的男女青年。男的被称为“巴沃”,女的叫“巴姆”,意为英雄。为了“望果”成功,村里每年对“巴沃”和“巴姆”的挑选都十分严格而认真,被挑选的姑娘、小伙子必需是父母双全、品貌端正。今年的“巴沃”是属相为龙、英俊而忠厚的巴桑,“巴姆”为勤劳贤惠、温文尔雅、属相为鼠的巴桑卓玛。当转田队伍到达午间休息就餐的白姿林时,村民们纷纷向两位“英雄”献上哈达,敬青稞酒,给予崇高的礼遇。   居委会主任布桑在一旁对记者说,巴桑家6口人,除种田外,还开电动三轮跑出租和其它生意,去年的人均纯收入超过了5000元。近几年来,居委会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化,全居委会的2400亩耕地,去年粮食单产达到600多公斤,比九十年代初增加了近百公斤;同时,大家还依托日益发展的新兴城镇泽当,发展养殖业、蔬菜种植业和第三产业等多种经济,使全居委会的人均年收入去年达到了1900余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的近一倍。   布桑说,尽管我们今天的望果活动是按照两千多年以来延续下来的传统进行的,但大家不再仅仅是为了祈祷农业丰收了,而更像一次展示自己的美丽与富足的聚会和一次有意思的休闲娱乐。

  午间,村民们集聚在树林下,帐篷内,或喝酒,或饮茶,或放声歌唱,有的还跳起了传统的“锅庄舞”。在未来的两天内,他们还将更加纵情地欢宴、歌舞。  夕阳西下,换了新衣的村民继续“望果”。“央咕秀”的呼唤声回荡在丰收在望的田野上空。(完)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