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 > 记者个人主页 > 潘海平 > 西藏纪实

 

人工造林有效改善西藏的生态环境
1998-11-19 15:03:59

  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15日电 (新华社拉萨11月19日电记者潘海平)全民动员 、广泛开展的人工造林活动,有效地改善了“世界屋脊”的生态环境。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西藏人工成片造林保存面积达70多万亩;苗圃育苗面积6000亩;这些树林治理了30万亩的沙化土地面积。

  西藏气候干旱少雨、严寒缺氧,树木生长极为困难。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存环境,多年来,西藏各地广泛开展了人工造林工作,并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造林已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到目前,群众义务植树达到8000多万株。   人工造林有效地改变了西藏的生态环境。夏秋时节,藏东的村村寨寨一片青绿;后藏日喀则辽阔的原野,绿树成为防止风沙的有力屏障。从1974年开始造林的日喀则市边雄乡,85%以上的平坦农田已经形成林网,风沙基本得到控制,粮食年年丰收。人工造林中有5万亩150万株是经济林木,直接为农民产生了经济效益。(完)

 
Copyright © 2000-2001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社浙江分社新闻信息中心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通讯社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网浙江频道主编信箱:zhejiang@xinhuanet.com
webmaster:zhejiang@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