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汽车企业开始"投身"中国汽车行业并购潮
  新华社杭州8月6日电(记者柴骥程 章苒)昨天,中国最大的民营轿车生产商-浙江吉利集团在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他们当天已经在上海接盘了上海杰士达集团旗下的轿车类资产,开始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并购热潮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个月前,如今担任吉利集团执行总裁的徐刚还是浙江省地税局的总会计师,该省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之一,他的"下海"在浙江省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吉利的重组行动也是他担任执行总裁以后展开的第一个大动作。昨天,他对记者表示,随着跨国汽车企业大军压境,中国的一汽、二汽和上汽等三大汽车集团频繁并购,目前尚非常弱小的民营汽车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只有通过重组与联合壮大自己,才能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总部在浙江的吉利集团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轿车生产商。四年前,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的吉利集团,通过"借腹生子"的办法,兼并了四川德阳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汽车生产企业,才获得了小型客车的"准生证",并由此打破了中国轿车行业一直由国有企业垄断的格局。
  上海杰士达集团也是一家"出生"在浙江的民营企业,它的"出世"经历与吉利几乎如出一辙,也是辗转通过与吉林的一家国企合作,才获得了生产汽车的许可证。
  今年六月,杰士达公司的"美鹿"两厢车在北京车展亮相并正式上市,生产能力达到五万辆,计划今年销售一万辆。据了解,早在今年七月,吉利与杰士达这两个民营"孪生兄弟"已就重组事宜达成书面协议。吉利集团以基地在台州的吉利摩托车厂等非汽车类资产和承担部分债务的方式,置换杰士达集团轿车生产和轿车销售项目的资产。
  双方签署这项资产置换协议的同时还达成了一项君子协定:今后吉利集团主要开发轿车和小客车市场,杰士达集团则主要生产摩托车、大客车和货车,不再涉足轿车业,以避开直接竞争。
  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轿车产业,多年来一直采取"国家垄断、定点生产"的目录管理制,一直到去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吉利集团才首次以民营企业的身份,取得了生产三厢轿车的"准生证",吉利生产的轿车被允许加上一个尾巴。
  一向由国内三大国有汽车集团垄断的行业坚冰被打破以后,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选择余地也变得丰富起来。同时,吉利集团向市场表示,要生产中国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轿车,家庭轿车的价格被他们降低到三万人民币左右。
  在吉利的推动下,在过去的短短两年间,中国的家用汽车产品不仅频繁降价,而且新品不断面市。通用、大众、雪铁龙、菲亚特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企业也摒弃了一味追求高端产品的做法,纷纷开发出了价格在10万人民币左右的家庭轿车。根据官方统计,目前市面上的家用车品牌有80种之多,竞争十分激烈。
中国汽车行业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中国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汽车生产企业,中国汽车业将在"入世"的5年过渡期后全面参与全球化竞争,因此目前必须尽快通过产业重组力求做大做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汽车企业开始频繁的并购重组,今年也被称作中国汽车的"并购年"。
  今年6月,中国第一汽车集团通过收购天津汽车集团优良资产,承担其债务,获得和"天汽"原伙伴丰田的合作资格;此前,东风集团、南汽集团共同重组江苏悦达,推动其与韩国起亚合作。北京汽车公司一边与韩国现代合资,建立年产20万辆中高档轿车工厂,一边引进日本三菱技术,在北京吉普公司生产三菱越野车;重庆长安加强在与日本铃木合作的同时,与美国福特公司合资生产小型车的项目建设正在加快进行中;日本本田公司日前宣布,将与广州、东风合资建立一个全外向的本田轿车出口基地;辽宁沈阳华晨和宝马公司的合资项目也已通过国家立项。
  前几年,国际上就发生了惊心动魄的汽车产业重组浪潮,美国克莱斯勒与德国戴姆勒公司的并购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国际上有人曾经预言,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将只剩下5到7家独立的汽车生产集团,产量在200万辆以下的汽车企业将很难独立生存。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在于竞争,加剧竞争就会产生重组的推动力。随着行政限制的放松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虽然在局部、或者在某一阶段会使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更加降低,然而,顺应市场竞争发生的作用,必然会导致一些规模不大的汽车企业的自然死亡,从而使中国的汽车工业向前发展。
  吉利集团新任执行总裁(CEO)徐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是大势所趋,吉利集团作为一家"势单力薄"的民营企业,也已经把谋求联合发展纳入其发展战略。
但是,徐刚表示,吉利在目前阶段首先要把自己做大,不会走"傍大款"全面投奔洋靠山之路。徐刚说:"跨国汽车企业不会看中我们的技术,资金,人才,品牌,跟我们合作无非是看中我们现成的市场份额。这种设计开发主权完全掌握在强势企业手中的合作很残酷,企业的前途就是仰人鼻息地讨一点加工利润。"
  吉利一直提倡在合适的时机与合适的对象进行双方认可的合作,杰士达十万元以下的定价与吉利的高端产品十分接近,又都是采用丰田8A发动机,目标市场几乎完全重叠。作为吉利最接近的一个竞争者,同样又带有民营背景,因此吉利就把它作为自己的第一个重组目标。
  据了解,目前汽车工业的产业政策正在修改中,但其鼓励重组的取向是肯定的。而中国国家经贸委有关人士也透露,中国汽车行业的重组是以国有三大集团为核心,与跨国公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格局,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大幅度提升中国汽车公司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进而提升长期赢利潜力。
  目前,国内的国有大集团还没有把吉利放在眼里,他们认为,吉利还不具备和他们对话的实力。为此,为了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并购重组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吉利正加紧地做强做大。
  在今年6月的北京国际汽车展期间,吉利推出了被称做中国第一跑车"吉利美人豹", 大大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据称,这款跑车的预计面市价格将会在15万元左右,开创了中国汽车业的先河。通过吉利的这个举动可以看到,吉利并不愿意把自己的"民营汽车梦"只局限在低端市场,它正在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
  到目前为止,吉利在全国轿车市场的占有率是3.5%,从上半年的情况看,今年市场占有率可达5%到6%。到7月底,累计已有5.2万台吉利车在中国市场上运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