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瞒骗成为新型的走私方式
新华社宁波8月14日电(记者 柴骥程)据宁波海关缉私部门的人士反映,中国入世后,明目张胆的走私逐渐减少,而更加隐蔽的"价格瞒骗术"却取而代之,成为一种新型的走私违法方式。
据了解,近年来,一些不法商人和企业千方百计低报或瞒报进口货品的价格,造成国家税收大量白白流失,而且此风有愈演愈烈之势。
从今年6月至7月底,宁波海关连续开展了打击这种价格走私的专项清查,并将废塑料等作为重点敏感商品来调查,查出了一批通过价格瞒骗进行走私逃税的案件。
该海关最近查获一起低价走私进口废塑料大案,调查人员通过严密的数据分析觅到"蛛丝马迹"。经查,该案低报部分价值约450万元,共计涉嫌偷逃税款140万元。
据了解,截至8月初,宁波海关已查获价格瞒骗案件50起,总案值4929万元,涉案货物有汽车配件、音响、废塑料与废五金等。
据海关人士介绍,目前,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低报瞒报价格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境内洗单,不法企商持假单证骗取海关通关;另一种是境外洗单,将价格构成中的"让利"部分直接从成本价中扣除,或隐瞒货物在境外的深加工成本,而持该货物的初级产品的合同、发票来向海关申报,以实现低报的目的。
针对价格瞒骗不易查获的特点,充分利用数据,进行细致甄别分析,是宁波海关识破并查处该类"瞒天过海术"的主要办法。去年下半年该关专门抽调精干人马成立了数据分析小组,在查获价格瞒骗案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一起音响走私案中,调查人员发现进口的美国BOSS音响海关申报的价格只有市场价的30%,进而深入追查,最后查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