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渔民发出倡议: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新华社宁波九月十六日电(记者柴骥程 郑黎)今天,中国东、黄海的渔民结束了三个月的伏季休渔。在他们出海之前,东海渔民自发组成"蓝色保护者志愿行动"组织,在中国四大群众渔港之一的象山石浦港发出了一份倡议: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这个"蓝色保护者志愿行动"组织是由浙江省象山县的二十位渔民不久前首先发起的。今年八月二十三日,他们分成六个小分队,从石浦港出发,自费奔赴大连、威海、青岛、汕头、厦门和浙江的舟山等地的渔区,在二十多天时间里,他们一路开展"善待海洋、保护海洋、减少海洋污染"的宣传,同时在各地征集渔民的签名。待他们回到象山时,全国从北到南各个渔区中,共有一万七千名渔民成了这次行动的志愿者。
  这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林永法是浙江省著名的"渔老大",他对记者说:"前半辈子我打了七千多吨鱼,我的后半辈子要用来放鱼护鱼了。"不久前浙江省水产部门在象山港举行了一次全国最大规模的大黄鱼鱼苗放流行动,林永法就是渔民的放流代表。
  林永法至今还能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疯狂捕捞大黄鱼的情景。他说,那时我们在海上没日没夜地打鱼,捕上来的大黄鱼多得没地方存放,只好捡好的晒成鱼鲞,或者腌制起来,由于那时的过度捕捞,致使大黄鱼这一东海名贵鱼种如今几乎绝迹。
  渔业管理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年各个渔区纷纷发展大马力渔船,渔业的捕捞能力越来越强,鱼类根本就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渔业资源急剧衰退,人们所能见到的海洋生物越来越少,有些只能在教科书上认识了。
  同时人类把海洋当作了大垃圾场,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大海,致使近年来海水严重恶化,赤潮频发。这时渔民们也开始意识到,再这样肆意妄为下去,除了最终砸了自己的饭碗,更对不起子孙后代。        
  象山县境内共有三千多艘捕捞船只,拥有全国最大的一支民间外海捕捞渔队。这些年来,渔民们一边为自己的生计发愁,一边为以往的过度捕捞悔恨不已。
  一九九五年,中国作出了每年七八两月作为伏休禁渔期的决定。前年,象山渔民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禁渔期应再延长一个月的建议,经宁波市海洋和水产局上报后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从去年起禁渔期延长为三个月。
  去年伏休期间,浙江渔业第一村--石浦东门渔村的奚海宏、金阿明等带头船老大及部分渔民,纷纷反映伏休期还可再提前半个月。据他们反映,近几年天气热得早,鱼发期也随之提早。渔民在六月上旬出海捕鱼时,捕上来的多是"玉米粒"般大小的小带鱼和小鲳鱼,抓一把足有二百多尾。带鱼和鲳是东海一带渔民冬汛的主捕鱼类,其产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渔民的切身利益。为此,象山不少渔民都提早进港休渔。
  中国实行禁渔期实施六年以来,象山渔民无一违规出海。渔民们还自觉地充当起了海洋资源的保护者。为了保护幼苗,他们放弃了部分对幼苗有杀伤力的渔具和仪器。
  为了引导渔民进一步提高海洋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象山县政府从前年起每年在禁渔期结束之际举办开渔节,每年开渔节都是把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作为主题。
  象山渔民的自觉行动逐渐得到了舟山渔场、东海渔区百万渔民的认同,从去年开始,各地纷纷放流各种鱼苗,改变捕捞结构,禁止在渔场里采用杀伤性的捕捞方式。林永法对记者说:"只要全体渔民响应我们的倡议,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善待海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又能见到鱼跳人欢的景象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