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展现中国电影四个方向
新华社宁波十月十八日电(记者柴骥程、郑黎)第十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今天在宁波拉开帷幕,中国电影人将在这次电影节上充分表达中国电影孜孜追求的四个方向--世界、未来、群众和市场。这是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国明在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向记者表示的。
李国明说,如何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进一步适应世界电影事业发展的潮流,是本次电影节学术探讨的重点。从本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始,原先的学术研讨会定名为"中国电影论坛",而首届论坛的话题则是"中国电影:传统文化与全球化趋势"。来自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台的专家学者将从不同的角度,就二十一世纪中国电影如何应对全球化趋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道路展开讨论。论坛还将专题讨论中国电影如何应对中国入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本次电影节也是历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中中外国影片参展最多、最好的一次。有来自五大洲十四个国家的十六部影片参加金鸡国际影展。其中美国影片《月亮上的男人》、《百万大饭店》、俄罗斯电影《母亲》以及摩洛哥电影《女人的狡黠》等多部影片均已在世界级国际影展中获奖。同时,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崛起的伊朗电影受到"金鸡百花"的格外青睐,电影节将专门举行伊朗电影回顾展专题展映。吸收、借鉴和融合,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本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还要为中国电影的未来作更多的准备。青年的电影作品和电视电影作品成为本届电影节的主角,电影节期间将对大多出自电影新人之手的20部电视电影新作进行展播。
除了培养未来的创作队伍,对于中国电影来说,面临世界影视的强烈冲击,培养未来的观众显得更为紧迫。为此,电影节举办城市宁波组织了三十万名学生观看优秀国产影片,参加"看影片、写影评"活动,宁波大学的学生们也将在电影节期间与国内著名电影人对话,共同探讨中国电影的未来。
为未来的观众创作全新的电影,为未来的电影培养全新的观众是这次电影节的另一个着眼点。
此外,宁波市还把这次电影节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借此机会,电影人将深入宁波的工矿农村采风。同时,宁波还组织了十五个放映队,到贫困乡镇,去边远海岛,为那里的老百姓送去了一千场电影,观众人次达到一百多万。宁波市有关人士认为,宁波的"文化大市建设工程"需要用这种群体性的文化活动进行构筑。
市场化是本届电影节的主要操作方式,通过商业运作,基本解决了电影节的主要活动经费。有关方面的组织者认为,本届电影节真正探索了一条大型活动市场化、社会化的路子,中国的电影活动今后将继续走好这条市场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