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牛奶卷款案"愈演愈烈
新华社宁波10月31日电(记者 郑黎、柴骥程)预付了一个月的牛奶订金,卖牛奶的在收了钱以后却不见了踪影。近一段时间,宁波市至少有上千户居民碰到了这样化了钱却被"断奶"的烦心事。
收了订金 没了踪影
据记者调查得悉,今年4月份,一个叫白大林的四川人,带着杭州食品厂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验报告单等复印件,来到宁波市白云街道云东居委会,经申请挂靠在该居委会下属的生产生活服务社。随后,便在该小区及宁波市内开展送奶到户业务。
记者看到,白大林向市民开出的收据上盖的公章是"杭州燕牌牛奶公司驻宁波办事处"或"杭州燕牌牛奶公司"的业务章。据订奶市民反映,本来每月都是先喝奶,月底再付钱。但这个月却是中旬就来收走了钱,此后几天,不见牛奶送来,打电话过去,房东告诉说,人已经跑了。另据记者了解,市民除被骗牛奶订金外,还有10元钱的奶箱押金。
据生产燕牌牛奶的杭州食品厂有关业务员解释,白大林是他们厂在宁波的一个经销商,目前还欠着他们厂6000多元的货款。白大林向市民开的收据上的公章都是假的。对宁波市民的损失,他们称没有法律责任。而云东居委会则称接纳白大林是看在他有杭州食品厂的相关材料份上,几百户市民上当,白大林到底是钻了谁的空子则莫衷一是。
牛奶"卷款者"还在行骗
就在白大林的骗局还未有结果,宁波慈溪市一些上海"光明"牛奶的订户也碰到了同样的事情。他们被骗的经过跟"燕牌"牛奶订户的遭遇如出一辙。骗子一般先把那种印刷好的小纸片塞到居民的牛奶箱或报刊箱,诱你上当后,便收了一个月的订金逃之夭夭。
几天前,宁波市区又有600来户上海"全佳"牛奶订户突遭断奶。此番,骗子所用的手段是先把你"套牢",然后,骗你没商量。
前几天的一个早晨,家住宁波江东宋诏路的一市民,发现原本每天7时之前送达的"全佳"牛奶,直到7时30分仍未送来,随即拨打订奶收据上的销售送奶电话,但电话不是忙音,便是无人应答。据该市民反映,以前他都是先喝奶月底再付钱的,这个月20日左右,送奶的工人说要提前收钱,催了几次之后,便在23日付清了直到本月31日的牛奶款,不料,今晨就停送了。家住老实巷的朱女士反映,她与邻居一起喝"全佳"牛奶,前几天按送奶工的要求交了本月和下个月的牛奶款,然而没过几天就停奶了。
记者随后来到上海全佳乳制品销售有限公司宁波销售部,了解到这又是一起行骗事件。销售部周军富告诉记者,没有收到"全佳"牛奶的订户一定是被骗了,收牛奶订金的人与白大林等人是同一伙四川人。
周经理解释说,这些人开具给订户的收据及公章均是伪造的,他们每天从销售部进货然后逐一送给订户,是中介商,与"全佳"公司无任何直接关系。以往,这些人每天晚上来进货的,但其中一天晚上没来,而且订奶点已人去楼空。另据周经理介绍,这些人每天进货600余瓶牛奶,估计就是给上当的600户订户送去的。
目前"全佳"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了案。同时"全佳"宁波销售部周经理向记者表示,虽然发生断奶事件与"全佳"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但为了不让消费者失望,"全佳"公司决定承担全部损失,为缴过订金的居民补送牛奶或退款。
订奶被骗究竟谁之过
据记者了解,近段时间,宁波市区、邻近的郊县市以及杭州等地均发生过类似事件。宁波市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中心的一位同志告诉记者,近期他们已接到多个有关这类事件的投诉。
宁波市法律援助热线1600148的同志了解整个事件后,从法律角度谈了他们的看法:"燕牌"牛奶卷款案中的白大林挂靠的白云街道云东居委会下属的生产生活服务社负有相关责任,因为根据双方协议,白向云东居委会每月上缴50元的管理费。另外,云东居委会将本应上缴的营业执照用于白的经营活动,也违反了有关规定。
白云派出所的负责人听说这一事件后认为,受骗居民应该向所在区域的派出所报案,若白大林卷走的款项在1600元以上的,可以诈骗定罪。当然,居民也须加强防范意识。宁波牛奶公司的孙经理认为,居民应向可靠的订奶点订奶,对一些突然出现的收款行为,应问清为什么。
此外,不少市民对生产厂家和管理部门提出质疑。一位姓王的受骗者认为,生产厂家跟消费者虽无直接联系,但应有道义责任,因为他们选择经销商不谨慎。白大林钻空子,关键还是管理部门管理不力,几个月中只要查一次,就可以揭穿他们的行骗伎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