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中的感觉
--访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茅理翔
新华社记者 柴骥程 通讯员 张华
刚刚过去的2001年是被称为"资源小省、市场大省"的浙江大出风头的一年:浙江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傲视全国。浙江的外贸出口更是排除了众多不利因素干扰,在全国整体外贸形势低迷时一枝独秀。最新的统计表明,全国外贸出口结汇中,浙江的企业完成了其中的80%。
  "浙江现象"也成为去年直至今年中国经济界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而所有直观的数据和理论探讨最终几乎都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充满活力并几乎占据八分天下的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飞翔的动力。
  以过人的胆魄赤手空拳打天下,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吃千辛万苦、走千山万水,完成原始积累,然后创立自己的品牌,进而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一举成为某一个行业的"小巨人",这几乎是所有成功的浙江民营企业共同走过的"三步曲"。
  以生产"方太"厨具系列而闻名的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和公司董事长茅理翔就是这些企业和企业家中的代表之一, 我们试着从方太和茅理翔的身上寻找浙江民营经济飞翔中的感觉。
                小标题:从"点火枪大王"到厨房革命领军者
  现在已经年届花甲的茅理翔在当过4年乡村教师、10年乡办企业会计,跑了10年供销后,于1985年担任乡办慈溪无线电九厂厂长。茅理翔甫一上任,便遇到全国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老产品没有市场,企业陷入困境。在一无资金、二无人才的艰难条件下,茅理翔独辟蹊径,在第二年开发成功了电子打火枪,经过6年呕心沥血,茅理翔的企业成为国际上最大的电子打火枪生产基地,茅理翔因此也被誉为"世界电子打火枪大王,由慈溪无线电九厂转制的飞翔集团每年出口电子打火枪约2000万支,占国际市场份额的50%左右。
  1995年,茅理翔利用飞翔集团完成的原始资本积累投入二次创业,创办了方太厨具有限公司。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茅理翔毅然决定生产脱排油烟机,而在当时,中国脱排油烟机市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油烟机市场看似饱和。茅理翔之所以敢这么做,自有他的想法,他认为,只有被市场淘汰的产品,而没有饱和的市场,只要多听听消费者的意见,开发出领先一步的产品,在市场的深度上做文章,便可以在这一行业中迅速跻身一流。
  茅理翔作下决定,投资3000万上深型吸油烟机,而茅理翔的儿子-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不久的电力电子学硕士茅忠群则组织了一批工程师开始研制新产品。消费者反映吸油烟机噪音大,试制小组将机中转动装置改为微型滚珠轴承,大大减少噪音;消费者反映吸油烟机漏油、滴油,他们将机子内壁改为圆弧形,杜绝滴油漏油现象;消费者反映老的油烟机外观笨拙难看,与现代厨房不配,他们便把机子外形改为流线型,并用瑞士的喷涂设施为油烟机美容。同时他们改正装置,解决了油烟机拆洗不方便的问题,用户只要拧开一个外置的螺钉,即可轻松卸下烟罩拆洗。经过半年努力,耗资百万,终于研制出新型的"方太"吸油烟机。
  "方太"吸油烟机一问世,国内便刮起"方太旋风",不到两年,方太吸油烟机便占据国内油烟机市场的第二把交椅,方太企业也依靠这一产品在市场上立足,同时依托"方太"品牌逐渐向其它厨具产业延伸,产品开发由单一的吸油烟机扩展为灶具、消毒碗柜、橱柜等七八个产品项目研究,并且把多项高科技应用到传统民用产品上,他们应用智能模糊技术推出了人工智能型吸油烟机解决媒气泄露隐患;与上海军医大联合研制开发"海贝消毒碗柜",适用于塑料等不耐高温餐具且在常温状态下杀死有害病菌的;采用美国PVD镀钛技术及优质镜面钛合金,开发生产了领导行业潮流的新一代灶具--黄金灶,能够有效解决玻璃灶面爆裂问题。方太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家庭厨具生产企业之一。
  近来随着方太品牌无形资产的进一步提升,他们又于去年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智能型"集成厨房"的概念,针对家庭厨房现代化的潮流,对厨房空间布局最优化、劳动强度最小化、厨房操作智能化、烹饪活动娱乐化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种厨房必须具有油烟处理、食品加工、垃圾处理、空气调节、水净化、自洁、存贮、中央控制、网络化等主要功能。比如吸油烟机不仅能吸尽油烟,而且能转化为清洁空气;电饭煲能按主人指令,自动按时完成量米、淘米、加水、煮饭等一系列功能;多功能微波炉能按储存的食谱进行运作自动加工生食;灶具也能自动点火加热锅内的食物,并按食谱自动选择火力大小,完成后自动熄火,同时具有意外熄火保护和漏气自动保护等功能;冰箱能根据存放食品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及保鲜功能,还能根据主人的意思把缺少的食品清单发送至附近的超市,由超市上门补充;高性能的净水系统,经过净化的生水可以直接饮用,并且根据人们的喜好自动生成热水、冰水、常温水;采用特种材料制成的灶具、台面非常容易清洗甚至根本不沾油污。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把厨房中心一切电器与外面的世界相联,主人可以通过网络下达指令,控制厨房电器的运行。等主人回到家中,可口的饭菜已准备就绪。另外,厨房电器还能从互联网上下载最新的食谱、菜谱......方太意欲扛起"厨房革命"的大旗。

               小标题:三品合一,是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谈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似乎就无法回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时髦的概念。茅理翔认为,不同的企业自然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与同行比较,核心竞争力包括科技含量、管理水平等等,与入世以后的众多外来"狼"竞争,作为国内企业则有比较成本优势、本土市场优势等外来企业无法比拟的核心竞争力。
  茅理翔表示,民营企业曾几何时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方太辛辛苦苦创出一个品牌不容易,因此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产品、人品和厂品三品合一,才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茅理翔给我们讲了一个两颗螺钉的故事。
  1998年9月10日下午,方太质检部发现随整机装箱的附件中多出两枚安装螺钉。按照公司所制订的严格生产规程,附配件须与当日的产量数相同。多出两枚螺钉,说明当日装箱的油烟机其中一台的附件少了。质检部门找到了那台缺少两枚螺钉的吸油烟机,并查出了具体责任者。
茅理翔获悉这件事后,决定召开一个特殊的产品质量现场会。他在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今天讲三件事:第一,全国质量管理协会用户委员会9月1日刚刚公布了全国油烟机开箱合格率的统计结果,方太公司名列全国第一。第二,9月份恰恰是全国质量月。第三,在这样的情景下,偏偏出了这样一件质量事故。这台吸油烟机虽然只少了两枚安装螺钉,但对用户来说,就是一台不合格的产品。"
在宣布事故责任者和两名质检员各被扣除200元和100元的奖金后,他又宣布了一个让全车间工人都深感意外的决定:由责任者亲自动手砸毁那台油烟机。
  责任者是一位女工,长得瘦瘦的,当她从队列中站出来时,神情有点紧张。接过车间主任递给她的一把榔头,怎么也不忍心下手。她咬紧牙狠心举起榔头,但落击点不是在关键的主机板上,而是仅仅把外壳敲扁了。她又举起榔头试了几次,每次都如此。事后她哭着说:"我怎么也不忍心把主机板砸了,那可是一台完好的机器啊。"最后,还是车间主任替她把主机板砸碎了。
茅理翔认为,缺少两枚螺钉再配上两枚就行了,工人的奖金也扣了,完全用不着砸机器。但方太的目标是在2000年成为全国吸油烟机行业第一品牌。如果没有质量作基础,就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这件事等于给企业的工人上了一次活生生的质量意识课,工人会从砸机中受到教育,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
  茅理翔所谓的"厂品"指的是产品的美誉度和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他认为一个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以及消费者忠诚度不是一回事情,知名度可依靠广告传播,花钱即能买到,美誉度和忠诚度却是金钱无法买到的,如近年来在商海沉浮的一些"标王",虽有知名度,却因缺少美誉度和忠诚度,只能昙花一现。
  但在茅理翔的心目中,企业家与员工的人品才是最重要的。他认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良好公众形象、较高精神境界的老总,才能因带出一支具有强烈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管理班子和生产队伍,执着地追求健康、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为人们生产出质量可靠、性能卓越的产品。而一个不守信誉,弄虚作假的厂长经理,只能向社会提供假冒伪劣产品。
  "德有多大,事业才能做多大",这句话常常挂在茅理翔的嘴边。他表示,市场经济充满竞争,但不能因为竞争残酷而忘记作为一个公众企业的本份,不择手段进行竞争的企业绝对不是一个长远的企业。方太提倡把三品合一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了这一概念中物质力量和精神内涵的结合。这样企业创业者才能站在一流品牌的高度来定位,从而使自己的企业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小标题:淡化茅氏家族制 期待职业经理人  
  茅理翔说,他和夫人及儿子拥有方太公司80%的股权,产、供、销、人、财、物都放在一个口袋里。但另一方面,方太除了董事长、总经理以外,从总经理助理到普通的管理层人员,没有一个是家族成员,而且公司70%的部长以上的管理者是从外地引进的硕士生和本科生。茅理翔表示,此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承认方太是家族制,二是方太的家族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合理性,基本上避免了由此产生的诸多弊端。
  他认为,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家族制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属于中小企业,一般都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由个人奋斗起步,第二阶段动员家族奋斗,发展到较高层次后,聘用社会人才共同奋斗。因此,对企业家族制问题不必走极端,各企业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厂制宜,合理设置。而且,据美国管理学家统计,国际上80%以上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家族化并非中国的专利,在国际上也具有普遍性。
  茅理翔的主要观点:"民营企业不搞家族制不行,完全家族化更不行。方太走的路子是'淡化家族制'。"
茅理翔说:"1995年前的整整十年是我第一次创业的时期,那是能人治厂时代。董事长是我,总经理是我,销售员也是我。单打独斗,天南地北地闯,什么苦都能吃,里里外外一把手。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厂里一人说了算,市场一人跑了全占,这就是推销时代。为了加强管理,我把我太太作为人才引进来了。当时她是一个针织厂的生产厂长,精通管理与财务。我叫她任副厂长,但我们约法三章,她的兄弟姐妹、亲戚、以及我的兄弟姐妹、亲戚都不能进入这个企业,尤其不能担任干部或在有实权的岗位。这样,我们在一次创业中,企业内部没有家族矛盾。"
  "1995年后我们二次创业,创立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搞吸油烟机,事实上是一个非常冒险的行动。当时,吸油烟机市场基本上形成了三个著名品牌垄断的局面,再上吸油烟机其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弄不好,可能成为'滑铁卢'。这个时候,其他人都不愿意共同来参与投资,只有夫人、儿子和女儿理解并支持我。我儿子茅忠群原是上海交大硕士生,他那时刚从上海交大硕士毕业,正打算去美国攻博。为了投身方太事业,主动放弃了出国留学、留校任教的机会。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而且最能互相理解,共担风险,归结到一点,我们有无法割舍的血缘关系。自然,家族制成为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初期首选的企业模式,而且往往是惟一的选择。"茅理翔继续阐述他的合理性。
  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须淡化家族制,周围活生生的例子更促使茅理翔下决心不能重蹈一些家族企业的覆辙。"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姐弟俩,老大董事长,老二总经理,开始很规范,等大家一结婚就有派系出现了,后来就有了三大派,结果一个厂也分成了三个厂,企业当然也就差不多完蛋了。"茅理翔有一个著名的"口袋理论",即子女的钱不能放在一个口袋里,"方太除了董事长是我,总经理是我儿子以外,下面所有的干部不准有一个家属成员进来,太太不在集团任职,女儿则自立门户。"根据茅理翔对周围许多企业的观察,一个企业发展到一亿元左右的规模后就必须淡化家族制,不如此民营企业引不进人才。  
  "为了方太事业,这些年我在金钱、招工、外协件等问题上,曾得罪了很多亲人,也曾使我们80高龄的母亲大发雷霆,大骂不孝。比如几年前我姊姊来家照料母亲,叮嘱我必须给她下岗的女儿安排销售员工作,我没有做到,只是拿出数万元钱叫她自己去淮南开店、修房子;这是否太不合人情了?是否有了钱就忘了自己人了?有这种看法的,也包括厂内的不少人。这种痛苦,谁能理解?"很重视亲情的茅理翔经常会沉浸在一种矛盾之中。
  茅理翔告诉记者,方太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摆脱家族制,是一种历史必然,但他面前的困境依然存在。他说,按中国目前民营企业的情况,要彻底否定家族制,特别是在经营接轨的问题上还不太可能。因为中国目前尚未形成职业经理人阶层,法律也尚不健全,所以创业者不可能将自己千辛万苦创下的资产交给家族以外的人去经营,必然会考虑让自己的子女接班,这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特色,也是一个不可违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不仅是大环境未成气候,而具职业经理人阶层还没有形成。"不一定说中国没有好的总经理人选,有的是我们求不到,总经理这个职业经理人角色,他所担负的责任,首先是技能方面,需要领袖才能,如果你团结不了大部分人,一个月以后你可能要走了。其次要能够驾驭市场动向。最主要的还要有道德素质,年薪高一点没有问题,道德素质相当重要。我有一个朋友,他搞了一个塑钢门窗厂,是德国的设备,他引进国内一家最好的民营企业的副总当总经理,50万的年薪、60万的房子,但是6个月以后被别的厂子挖去了。"
"中国当前的民营企业,不搞家族制不行,太家族化更不行。其实这里面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你的儿子能否接任总经理,是不是个才?如果今天靠你的威信扶起来了,以后如你不掌舵了,他会倒下去,那时,既害了你儿子,又害了企业,会把你一生的心血毁于一旦。"值得茅理翔欣慰的是,他的儿子茅忠群是个出色的经理人。现在茅理翔已经基本退居二线,他做董事长儿子任总经理。同时在儿子的周围,他物色了一些能力强、素质高的非家族人员的年青人组成经理班子。
  茅理翔告诉记者,假如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比较成熟,中国的法律相对健全,他希望能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到那时,他可以退下来做董事局主席,儿子可以做董事长,再高薪聘请一位总经理。同时,还可以设几名独立董事,共同参与企业决策,这样可以使方太公司更加富有活力。
  不久前,茅理翔已把方太阀门公司的经营权交给了职业经理人,目前公司的运作状况基本让茅理翔满意。
  茅理翔小传:茅理翔今年61岁,一次创业时期他曾被外商誉为"世界点火枪大王",1995年与儿子茅忠群一起创立方太公司并成为厨具行业知名品牌,现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茅理翔非常注重管理创新,他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总结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方太经营哲学,"淡化家族制"、"口袋论"、"企业发展平台论"等不仅成为经济学研究热点及MBA教学的典型案例。
  高中毕业的茅理翔现受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波高专等多所大学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同时担任中企联特约研究员、中国民营企业研究院研究员等多种社会职务,已先后出版《飞翔岁月》、《飞翔的管理》和《管理千千结》三本企业管理理论专著。他的论文《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十大关系和应科学处理的十大关系》、《二次创业重在管理突破》、《企业文化是纲,纲举才能目张》等,因其本身固有的深度、力度、宏观指导性和实际操作性,受到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农业部、省市领导、经济专家、新闻媒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应邀中国民营经济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高层研讨会、发明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研讨会、首届西湖中小企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做主题发言。
  有业界人士评价说,茅理翔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能在百忙之余著书立说、讲学授课,在现今民营企业经营队伍中还是个例,但这个特殊现象代表了一个整体发展前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