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应该是什么样子?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的子城遗址公园,今年新开了一家“不务正业”的书店——读者行走在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就像开“阅读盲盒”,茅盾、金庸、朱生豪等近十位嘉兴名人的“书房”让你不期而遇;实景布置的武侠街与民艺巷内,身着古装的店员带你体验品茶弹琴。今年5月20日开业以来,这家子城欢喜书店节假日日均客流量近2000人次,人均停留时间超2小时,日营收近万元,成为当地文化消费新地标。
数字阅读时代,实体书店如何破圈?“实体书店是连接人与书、人与人、人与作者、人与活动的阅读空间,这是虚拟网络无法给予的。”子城欢喜书店主理人张琪浩说。为了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书店耗时200天,以嘉兴在地文化复刻了“名人书房”“江湖书局”两个空间,让读者可以与历史名人在书中世界来一次“跨时空相遇”。
每一个房间,都隐藏着未知惊喜:民国手摇电话机、皮质老板椅,让人仿佛窥见金庸伏案创作的身影;“志摩”身着长衫吟诵诗篇带你品味诗情画意;读者亦可学朱生豪提笔写一封情书……在活化利用子城的文保建筑基础上,主管单位嘉城集团牵头书店积极对接地方文化学者,经过多轮深入调研,将名人文化有机融入阅读空间。书店除了陈列其著作与珍藏书籍,还设置了相关互动项目,让读者自然地吸收本土文化。
“这里完全颠覆了我对书店的印象,就像翻开了一本立体的故事书!”上海游客陈瑞恩在嘉兴游玩时偶然踏入此店,一逛就被“硬控”了。在书店二楼“江湖书局”,当书铺、镖局、比武擂台等场景,让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跃”出纸面,游客还能撞见“店小二”与人比武投壶。
有文化味,还有烟火气。理灰、置篆、填粉、点香……篆香民艺馆主理人宋语汐忙着带游客学习香道文化,一名外国游客学得入迷,逗留了4个多小时仍意犹未尽。张琪浩介绍,篆香、滚灯、皮影、景泰蓝等非遗手作体验铺位,是书店人气最旺的区域,假期时常座无虚席。
可读可游可感的体验,也为市民文化生活搭了新平台。一些读者还会积极提出建议,书店也及时响应,比如上架了不少稀缺的老版本金庸著作。为了配合喜爱阅读的市民,子城欢喜书店营业时间延长至21时,夜里,这家书店犹如一盏城市温暖明灯,照亮书页,也慰藉心灵。(记者 沈烨婷 通讯员 倪云钰 楼起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