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9/02 14:08:2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丨丽水:“巧思”护民安居乐业

字体:

  数字孪生技术可在5分钟内生成洪水预演场景,以更直观的模拟画面支持决策

  避险搬迁行动中,丽水创新机制预发放80%补偿资金,提升搬迁效率

  投保巨灾保险分担政府应对极端天气支出,补贴农户投保天气指数保险,降低农业经营风险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吴帅帅

  夏日傍晚,浙江省丽水市两湖公园里,穿过大溪河谷的风送来徐徐凉意,市民们漫步园中,纳凉休憩。多年前,地势低洼的此处是丽水市区易涝点,2021年,寿元湖、明星湖两处人工湖建成,调蓄雨洪,防范内涝。两湖进一步构成丽水市的城市风廊,持续消解城市热岛效应、浊岛效应。

  两湖是丽水构筑气候韧性的缩影。2017年,丽水成为全国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2024年,入选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丽水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预演预防气候风险,组织易地搬迁规避风险隐患,创新保险机制平衡极端天气带来的经济损失,前行于气候适应创新示范之路,守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丽水市两湖公园景色(2024 年 8 月摄)   贾恒摄

  “智算”促气候风险前瞻

  当前,前沿技术让丽水实现汛期洪水险情预演与提前应对;数字平台对多部门同步预警气象灾害,增强极端天气下跨部门综合研判、联合反应能力。

  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让防洪减灾可预见。丽水通过前端水文测站、雨量站等收集汛期流域数据,数据中心即时、精准归集数据,配合算力形成对流域内洪水状况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支撑流域防洪减灾“打有准备的仗”。

  丽水市水利局副局长汪小阳说:“通过智能洪水演进并行计算模型,可以在几秒钟内,推算出未来72小时洪水演进情况,为决策分析和防灾抢险争取时间。同时,数字孪生技术可在5分钟内生成洪水预演场景,以更直观的模拟画面支持决策。”

  数字平台助推气象灾害同步预警、综合研判。2019年上线的“花园云”平台是丽水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支撑平台,目前,丽水100%的气象预警信息接入该平台,一键式直达各部门工作人员手机端,实现预警信息多部门同步联通。

  同时,平台集成气象、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利等多部门数据信息。雨涝等气象灾害发生时,决策层能够调用平台汇集的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研判,避免以往各部门根据各自信息分头研判和处置,提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协同度。

  6月12日,一场短时强降雨突袭丽水市莲都区,该区域高铁站等地势低洼地带排水不畅、局部积水。“花园云”平台实时推送强降雨信息至应急、城建、生态环境、交通等部门,跨部门协同应对立即展开。应急部门调取火车站等地监控视频,分析发现多个积水点位;城建、生态环境等部门协同应急部门,快速反应,前往积水点位开展排水作业;交通部门调集50余辆公交车,在设置的积水阻隔点间穿梭,接送滞留旅客和市民,形成应对合力。

  避险搬迁远离风险隐患

  地处浙江西南山区,丽水市辖区地形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主城区和下辖县市区如珍珠散落,分布在各个山间小盆地中。丽水三分之二市域面积处于地质敏感区,极端天气来临时,易发生洪涝、山体滑坡、森林火灾等灾害。

  丽水短期内应急转移高风险区域人员,结合长期性搬迁除险,维护地质敏感区居民安全。

  转移避险。丽水通过网格员定期巡查报险—转移居民避险—应急工程排险的方式,减轻气象灾害对居民危害。今年梅雨季,丽水市龙泉市竹垟畲族乡五四村网格员在巡查中发现,一农户房屋后方边坡石块崩落,迅速上报。技术人员赶往现场,确认房屋右后方坡体约有2立方米崩塌,且崩塌处及屋后仍有岩体错动明显,遇持续强降雨或再崩塌。技术人员将险情传达给村干部,当地立即转移并妥善安置受威胁村民,对出现裂缝的危岩体进行支挡,减轻潜在崩塌威胁。

  迁居除险。早在2003年,丽水就已开始引导地质高风险区域农民下山,搬迁至低风险地区;2017年起,丽水进一步启动“除险安居”行动。

  “对农民而言,故土难离、老家难舍,引导搬迁的难度很大。”叶志鹏曾是龙泉市“除险安居”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他说,丽水创新机制,预发放80%补偿资金,提升搬迁效率,同时深入沟通交流,逐步消除农户顾虑和对风险灾害的侥幸心理。

  丽水市“跨山统筹富民安居”专班负责人表示,让搬迁人口安居,丽水多地配套政策,促进搬迁人口就近就业。丽水市庆元县同心社区是浙江省最大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生态移民安置小区,安置4000多户、约1.6万居民。社区汇集了服装饰品加工、铅笔包装等来料加工“共富工坊”18家,吸纳1600余名居民就近就业。

  2017年至今,丽水累计投入防治资金近16亿元,通过避让搬迁、应急排险或实施治理工程等方式,减少地质灾害隐患点97.14%,减少地质灾害受威胁人数97.57%,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3起。

  保险对冲经济损失

  丽水创新机制,在当地金融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投保巨灾保险分担政府应对极端天气支出,补贴农户投保天气指数保险,降低农业经营风险。

  应急部门投保巨灾保险,分担财政应急支出。每年夏季,地处东南沿海的丽水受台风影响较大,启动应急响应后,相关群众转移需要消耗大量财力物力。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丽水市分公司综合部主任助理周金鑫介绍,防台风应急响应期间,受灾群众每人每天可获得50元救灾安置费,每县每天可获得2万~8万元不等的应急救援费。

  补贴农户投保天气指数险,平衡农产品亏损。丽水是农产品大市,当地保险企业针对市域内油茶、茶叶、枇杷、皇菊、杨梅等不同农作物特点开发天气指数保险,把气温、降水、风速等气候条件对农作物损害程度指数化,不利气候条件达到相应指数,触发理赔。“冬季温度过低不适宜油茶生长时,种植户就可以得到赔付。”中国人保丽水市分公司农险部经理叶卫民说。

  财政部门补贴保费的50%~70%。2024年春季,丽水市青田县出现零下7.7摄氏度低温天气,章村乡油茶种植大户赛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保的2600亩油茶,生长受到影响。“之前我们投保了31万多元,其中政府补贴21万多元。”赛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受灾后,公司获得了119.62万元赔偿,“实实在在降低了企业运营风险”。

【责任编辑: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