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丽水机场正式通航投运。当天下午,首架进港航班CA1873(北京首都-丽水)平稳降落,并在滑行中穿过象征民航界礼仪的“水门”,随后停靠指定机位,丽水机场成功迎来首架商业航班。随后,由浙江丽水飞往北京的CA1874次航班腾空而起,标志着丽水机场首架民航班机成功启航。
CA1873次航班抵达丽水。
丽水机场通航首日同步开通至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的航线。首批抵丽旅客王女士难掩兴奋,“空中俯瞰丽水山水如画,新建机场大气磅礴,对‘浙江绿谷’之旅充满期待。”热爱旅行并尝试过自驾、高铁、飞机等多种旅行方式的丽水市民朱先生是丽水-北京首航的乘客之一,“一听说丽水机场投用,我便决定率先体验。”
丽水机场发出的首张登机牌。
“丽水机场通航,补齐了丽水市打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标志着丽水从‘高铁时代’阔步迈入‘航空时代’。高效通达的航空网络压缩了时空距离,让丽水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多元。”丽水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罗孝林表示,丽水机场能够推动丽水真正打开山门拥抱世界。
丽水为出站旅客送上好礼。
据悉,丽水机场项目的筹备工作早在多年前就已启动。2008年,丽水机场被列入国务院批准、国家民航总局公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作为丽水交通建设的“一号工程”,机场开通将拉近丽水与国内大城市的时空距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引更多企业在丽水及周边地区布局。
作为华东首座高边坡机场,丽水机场建设挑战重重:跑道填筑高度达97米(国内前三),航站楼5000余根异型钢构件中13根主梁需两条生产线耗时月余加工,大厅仿木纹格栅因尺寸各异经多次拆装才实现毫米级拼接。建设者创新应对,首创“人工模拟降雨”技术解决回填区沉降难题,采用“卷扬机+拔杆”方案建成783米进近灯光栈桥,单跨99.7米创下全国之最。
历经多年筹备,机场顺利建成。丽水机场位于莲都区南明山街道,占地3430亩,新建一条长2800米、宽45米跑道,建设1.2万平方米航站楼、8个机位站坪,能够起降波音737、空客320、国产C919等主流机型,本期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00吨的使用需求。
为给乘客带来更好的体验,丽水机场以“山中飞鸟”为设计理念,在建设中融入生态科技,如节能中水系统和兼具鸟防功能的“花香停车场”(含50个充电位);在智慧设施上,能够实现“一脸通”无感乘机及行李动态可视,承诺航班起飞前20分钟截止值机、15分钟关闭登机口,最快10分钟完成乘机全流程,并开通浦东通程值机服务;航站楼内点缀庆元竹艺、青田石雕等本土文化元素,提供特色美食及智能母婴室、初心服务站等关怀设施,彰显丽水风韵。
今年7—10月,丽水机场拟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贵阳航线,11月计划新增至重庆、成都等航线,年内通航10条及以上。2026年拟拓展长沙、海口等航线,力争累计开通14条及以上。市民游客可通过机场巴士、K3路公交、汽车租赁、巡游出租车或网约车前往机场。(孙漾/文 丽水市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