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7/10 17:00:29
来源: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

杭州余杭加快建设就业友好型城区

字体:

  助力企业招贤纳才的“就业服务日”、广聚青年英才的2025杭州全球青年创业者武林大会、依托杭州西站枢纽的创新引才招聘会、氛围拉满的“人才夜市”……眼下,正值毕业季,一系列特色就业创业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不断上新,为就业市场持续注入新活力。

  2025年以来,余杭加快建设就业友好型城区,全力推进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截至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47万。

  聚焦就业促进主体,余杭区人社局建立完善118家重点用工企业的服务名录,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企业的政策支持和用工保障。另一方面,依托“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应用,全流程开展登记认定、帮扶服务、政策落实,提供“一人一策”精准化服务,确保就业困难群体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率100%;全面实施“春雨计划”,截至目前,建成见习基地126个,开发就业见习岗位632个,吸纳见习学员413人,发放大学生见习补贴193.81万元,高校毕业生生活补贴1.22亿元。

  创新数字赋能下,就业服务模式升级。在梦想小镇、杭州西站等人才聚集地,一台台“1号求职机”24小时在线,助力人才随时投递简历。求职者可在15秒内完成简历自动生成、岗位匹配。目前,已累计推出岗位2万余个,服务3.5万余人次。

  为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余杭区人社局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联动全区13家零工市场、14家培训机构以及人力资源机构资源,打造“30分钟技能培训圈”,将无人机驾驶、互联网营销、养老护理等32个工种培训送到“家门、厂门、村门”。目前,全区技能人才总量突破27万。

  创业是就业之源。如今,余杭区正日益成为青年创业者的首选之地,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磁场。这背后,是“阳光雨露”滋养的创新创业土壤。余杭区以“海创未来”人才品牌为引领,以伯乐引才奖、科学技术贡献奖,人才项目分级扶持、“卓越博士后”计划、“青才来余”汇聚工程等举措,构建多层次人才成长体系。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许梓烁就是这个体系的受益者之一。一年前,他来余杭创立了杭州光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显著提升医学影像的清晰度与分辨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谈及创业历程,许梓烁特别强调了余杭营商环境的关键作用,“店小二式”创业服务及时为他解决了创业场地、人员招聘、融资对接等问题。

  在创业方面,余杭还有一份“陪跑秘籍”。余杭充分利用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众创空间等平台,创建一批高规格、高质量、高效能的创业孵化平台,已累计认定创业陪跑空间数7家。杭州市创业陪跑余杭区联盟为创业者提供产业对接、项目推介、开业指导、人才服务配套等综合服务。余杭区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余杭新增大学生初创企业329家,发放创业场地补贴168.1万元,创业担保贷款2880万元、创贷贴息131.13万元,创业带动就业331人。”

  通过“就创一体”融合发展模式,余杭全力推进重点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全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截至2025年5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6006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273人,新引进高校毕业生17013人。(谢江楠 谭琴)

【责任编辑:张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