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5/29 16:28:09
来源:浙江省血液中心

数智赋能 守护生命,浙江献血事业跑出“加速度”

字体:

  电子献血证刷脸申领,献血全流程无纸化;全省共享血小板基因库,快速锁定匹配供体;“智慧血库”让血液信息全流程可追溯……近年来,浙江省血液中心正在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打造全流程数智化献血服务体系,让生命通道更高效、更温暖。

 “数智”献血,服务更暖心

  “今天是我的生日,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通过献血把爱心传递给更多人。”家住杭州萧山的陈女士5月27日一早就来到了浙江省血液中心滨江院区,她表示,自己去前台扫码,填写信息,然后指尖验血开始采血,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非常便利。

  这正是浙江献血服务的缩影。2019年,浙江省血液中心率先推出电子献血证,后陆续推出涉及献血服务、献血关爱、献血知识等20多项功能,为献血者提供献血预约、电子填表、满意度调查、权益保障等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并实现献血全流程无纸化和献血精准预约,让献血更为便捷。据统计,2024年通过电子证办理业务的献血者超百万人次,献血精准预约率达90%。

  “很多献血者会关心用血等方面的权益,其实自2014年浙江推出‘三免’政策以来,至今已有超8万爱心献血者受益。”浙江省血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胡伟介绍道,浙江省“三免”荣誉证获得者可以享有“免公交地铁、免公园门票、免门诊诊查费”的“三免”政策,符合申领条件的献血者足不出户线上即可申领。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浙江省血液中心牵头推出“用血服务不用跑”项目,实现了献血者用血费用“医院直免”的目标。据统计, 2024年,浙江省献血者在医院直接办理用血费用减免的比例超过90%,受益献血者已达2.56万人次,总减免金额达2303.9万元。

 血小板配型进入“小时级”时代

  “我今天选择的是成分献血,正在采集血小板。”在省血液中心机采大厅的采血椅上,40岁的祝先生表示捐献血小板之前会进行各项检查,自己经常跑马拉松,身体素质不错,已经累计献血60多次了,会将献血这项公益事业持续坚持下去。

  据介绍,血小板在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功能障碍、白血病、恶性肿瘤等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反复输注可能导致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输注无效,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增加医疗成本,并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破解该难题,2019年,浙江省血液中心实施全省血小板基因库共享工作,牵头成立了血小板基因库协作组。截至2024年底,浙江省共享血小板基因库入库献血者基因数据已达80826人份。

  “通过血小板基因库软件的不断优化、建库容量的逐年增加,基因配型血小板的中位锁定时间从2021年的3天缩短到2024年的1.2小时,24小时内锁定比例从24.6%提升到73.1%。”浙江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道,目前中心已构建了血小板抗体单特异性鉴定方法,获得多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

  每袋血液都有“数字身份证”

  走进浙江省血液中心的成分制备室,一袋袋血液仿佛正在开启一场奇妙的旅程,为生命接力时刻准备着。现场,成分制备机器人正精准分装血液,射频识别技术让每袋血液都有“数字身份证”,实现全程可追溯。

  依托物联网技术,2023年,浙江省血液中心建立了“智慧血库”,实现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存储、稀有血型储备和管理等多方面升级。在制备环节,实现了出入库全程器械化和全自动化血液成分制备。在存储环节,实现了“信息零距离、急救零等待、血液零浪费”的服务目标。

  “我们还建立了省级特稀有血型信息查询平台。截至目前,已入库的红细胞特稀有血型种类为8种,有近300名特稀有血型献血者的血液贮存在该冰冻库。”工作人员指着一台台冷冻库表示,经过特制这些稀有血液可存储10年。

  此外,为了更大程度服务患者,挽救生命,浙江省血液中心还创新搭建了“5G+无人机”血液配送系统,能在紧急情况下完成对特殊偏远地点的无人机送血。2024年,浙江省血液中心的无人机累计飞行576架次,运输血液超万单位。(李桐/文 浙江省血液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韩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