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4/29 18:51:08
来源:浙江省中医院

跨界融合,赋能健康——浙江省中医院着力推进中医药成果转化

字体:

  4月28日,浙江省中医院在该院钱塘院区举办以“跨界·融合——中医药赋能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医药科技成果路演和转化大会。大会展示了近年来医院研制的一系列能够融入健康生活的中医药健康茶饮、方药,以及针对疾病治疗,具有明确、独特疗效的验方和结合临床需求创造发明的实用器械。

  大会现场,多家企业与医院达成了成果转化意向。同时还举行了相关科研成果转化后的进一步临床研究启动仪式。

 打造“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创新方舟

  作为首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建设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科研始终以“解决临床痛点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医院在中药制剂、医疗器械、中医药健康产品研发领域实现了转化突破。”浙江省中医院院长高祥福表示,2023年和2024年,医院已累计科研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亿元。

  据介绍,该医院搭建了“政策引导-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协同-健康惠民”的全链条创新通路,使“政产学研用”五个方面既高度关联,又形成闭环,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绘就了一幅“从临床到市场、从古籍到生活”的转化图景。如“乌梅汤2.0系列茶饮”,从“院内协定方”到“日下单量突破千万贴”的国民养生爆品,以“火锅伴侣、熬夜救星”的年轻化表达,让中医药养生“破壁出圈”,成为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的经典案例。

  加速“乌梅汤式”成果融入生活

  会上,浙江省中医院一共展示了37项研究成果,共分两大类,一类是“大健康产品系列”,另一类是“药品和医疗器械系列”。在“大健康产品系列”中,不少产品已经是该院互联网医院上的“网红产品”,如“侧柏思茂洗剂”,去年也曾经创下单日80万贴的下单记录。

  浙江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陶茂灿教授指出,根据相关学术统计数据,我国有超过2.5亿人正遭受脱发困扰,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中招,30岁以下占总数的69.8%,其中26到30岁的青年达41.9%。

  浙江省中医院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出毛发门诊以来,一门心思研究“头”等大事。在学科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医院以在临床工作长期得到防脱生发效果验证的主要配方为基础,结合当代年轻人的体质与生活习惯,研制了“思茂套装”,包含补肾思茂饮和侧柏思茂洗剂,2024年春一上线,就受到群众的欢迎。

  此外,“大健康产品系列”中很多都是针对当前热门健康话题或缓解亚健康状况而研发,并能融入生活的中医药产品。如轻身丸、平肝清轻饮、解酒茶、健脾消食方、药膳汤底、裘氏温经包等。

  “从群众对乌梅汤2.0的热情中,我们看到并找到了一条中医药助力健康美好生活的现实可行之路。”高祥福说,“依托互联网医院,我们可以研发一系列‘乌梅汤式’的健康产品,极大地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领域的作用,助益疾病的预防,帮助亚健康人群保持健康。”

 乌梅汤2.0续集的故事将如何铺陈

  2024年8月下旬,浙江省中医院与相关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宣布乌梅汤2.0配方实现3500万元的成果转化,并将与企业一起携手推进成果的进一步研发与市场化推广。

  乌梅汤2.0处方主要研发人、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夏永良教授表示,商品化升级的乌梅荷叶系列(即乌梅汤2.0)茶饮普适性更高,属于药食同源之品,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群都可以体验。

  高祥福指出,今年浙江省中医院乌梅汤2.0将会有两个形态的升级,除了商品形态升级外,还将于5月21日推出处方形态的升级版。

  “其实我们特别关注药品和医疗器械系列的转化,这是医院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体现。”医院副院长吴建浓表示,医院中医药科研与成果转化还要专注于解决临床问题,重点在聚焦“卡脖子”领域攻坚、完善“全链条”转化体系建设、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这三个方面发力。(陈岩明 吴丽/文 浙江省中医院/供图)

【责任编辑:韩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