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浙江省衢州市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430个,创成省级示范县5个、示范乡镇33个,五星级礼堂199家。
如何将文化礼堂打造为百姓“精神高地”,进而实现“大门常开、群众常来”?衢州市柯城区深度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打造“全空间、全人群、全时段、全内容”文化礼堂,村民们也由“散”到“聚”,在家门口尽享文化盛宴。
空间重塑打通文化“品质圈”
近日,柯城区万田乡上蒋村召开了第二届户主大会,197位上蒋村户主代表齐聚文化礼堂,聊发展、话共富、展未来。“我们村的文化礼堂很大很热闹,除了户主大会,周周都有不同的活动。”村民郑女士介绍,2023年,上蒋村文化礼堂累计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民俗活动等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惠及村民400余人次。
如何使文化礼堂串珠成链,共绘村民幸福生活画卷?柯城从打造全域礼堂着手,一边整合实体空间资源,进行“物理融合、化学反应”,另一边利用樟树下、凉亭里、长廊中等公共空间,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活动、体育赛事、送医下乡服务等,让礼堂空间向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延伸。
“在余东村,只要走两步路,我就能和本村‘行家里手’研讨交流,还能欣赏学习外地的美术作品。”农民画家郑位良说。沟溪乡余东村依托文化礼堂“1+5+N”(1个文化礼堂,中国乡村美术馆、美术图书馆等5大文化场所,N个文化子场景)模式,串联各文化空间。在这里,文化礼堂既是农民画家日常交流创作心得的“小天地”、研学打卡的“游览点”,晚上还会变身供村民们展示自我风采的“乡村大舞台”。
“余东以农民画为纽带,将文化礼堂与其他文化空间串联,实现一步一场景、一地一体验。我们将以‘画文化’为核心内容,打造全域性、全景式农村文化礼堂。”沟溪乡相关负责人介绍。
阵地建设唱响文化“主旋律”
日前,在柯城区花园街道上洋村文化礼堂,主题宣讲选拔比赛如火如荼开展。各村(社)宣讲员轮番上台,通过小品、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向观众讲述“八八战略”指引下的柯城故事。
近年来,柯城不断强化文化礼堂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基层阵地的功能属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依托农村文化礼堂阵地,柯城区开展红榜村村有、正气村村传、喇叭村村响、活动村村火等行动,设置220名区、乡、村三级“正能量推荐官”,把身边的真善美广泛传播出去,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导向约束作用。
“如今,柯城的文化礼堂既有‘颜值’,更添‘气质’。我们聚力将文化惠民功能转化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让向善、向美、向上、向好的精神风貌在柯城乡村蔚然成风。”柯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抱团结对丰富文化“资源库”
近日,在柯城区石梁镇中央方村文化礼堂,十几位村民正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节目。500多平方米的礼堂中,坐着不少“抢鲜观看”的村民。近年来,石梁镇发挥礼堂文化阵地作用,深入探索村村、村社、村企结对合作模式,开展乡贤、名师、医生、志愿者、农技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礼堂等活动,让文化礼堂全面“热起来”。
据介绍,在“强弱搭配、交通就近、资源互补、队伍联建、活动联谊”原则指引下,柯城区已组建了24个文化礼堂区域联盟,188个村、79个社区相互结对,推动城乡资源共享、资金共筹、活动共办。
放大特色传承文化“真本味”
近日,西安高腔传习所的工作人员走进柯城区航埠镇严村村文化礼堂,带领村民们开展戏曲培训。一段段或悠扬婉转、或古朴浑厚的唱段不时从礼堂内传出。
据悉,严村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高腔的发源地。近年来,严村村挖掘戏曲文化,成立严村西安高腔传习所,全力打造富有西安高腔戏曲文化特色的文化礼堂。“我们邀请了西安高腔传习所的专家担任‘文化村长’,将艺术乡建与文化礼堂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化村长’每月会带领团队为村里带来两场戏剧表演和两场戏曲培训,通过定期展演与教学,带动更多百姓传承发扬西安高腔,让戏曲文化在村里‘火’起来。”严村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严煌棋介绍。
如今的严村,高腔艺术节、乡村音乐节、未来乡村文艺节、戏曲研学游……各式各样的文旅活动以“礼堂+”为纽带,延伸礼堂活动空间、丰富礼堂文化内涵,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村庄打卡,为未来乡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与此同时,在“功夫村”石梁镇麻蓬村,特色研学活动已然成了村里的“招牌”。麻蓬村以金庸武侠思想萌发地为主线,挖掘“小说-武术-民俗”三大文化,打造出了别具江湖风情的文化礼堂阵地。2023年,依托文化礼堂载体,麻蓬村组织汉服节、文化节、游园会、金庸武林大会等系列活动,打响“周日游园·麻蓬好玩”旅游品牌。在“侠义麻蓬·寻梦武侠”文化节举办当天,麻蓬村旅客超1500人次。(缪艺璇 郑晨/文 衢州市柯城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