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富盛村的农村公路协管员沈伟穿梭在村里的几条主干道上。随着秋稻成熟收割,晒谷成了农村一景,但一些村民把稻谷晒在了村道上,影响道路畅通,协管员在巡逻中发现这类情况第一时间向街道工作人员及交通管理部门上报,协管会也将找到占道村民,通过解释、宣讲、沟通、教育等方式劝导村民,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022年8月,绍兴市越城区交通运输局成立,其下属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聘请组建了一支农村公路协管员队伍,涉及11个街道,共计175人,承担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制止损害农村公路的行为,乡、村道路日常巡视,协助维护乡、村道路养护施工现场秩序等职责。一方面保证了农村公路的运营,另一方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经济的功能,尤其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公路管理得到有效提升。
针对越城区农村公路分布范围大、位置分散、包含大量山区道路,及路政执法队伍人员不足的情况,越城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对11个镇街进行了走访调研,对接各街道确认农村公路路政专管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根据不同镇街范围内公路里程及村庄的区别,分配农村公路路政专管员名额。为更好发挥协管队伍的作用,将公路管理落实到位,职责明确到岗,近日,越城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融合路长制管理机制,创新推行三大举措。
创建“一镇一图”,厘清协管员职责。越城区交通运输局根据各镇街的所属区域,梳理各镇街、村(居、社)涉及的主要路线,整理形成一张路线人员表,注明执法队、区公运中心、镇街和村(居、社)的负责人及其联系方式,标明相应的工作职责。“之前我们村主干道有垃圾,拍了张照片分享给协管员,马上就有人来处理了。”一位村民说。
点、线、面结合,优化联络群组。考虑到农村公路管理的复杂性,越城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对已有的联络群组进行优化,除了执法队与农村协管员,还邀请区公运中心和各镇街的工作人员加入,实现区公运中心、执法队、镇街和农村协管员的点对点对接,便于及时沟通,形成良性互动。在涉及农村公路的问题处理上,各部门依据自身工作职责,认领相应任务,提高农村公路问题处理效率。
越城区还建立联合机制,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共识。加强越城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与各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的联系,梳理涉及越城区重点路线的街道,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建立常态化联合整治工作机制,推动部门之间形成齐抓共管的共识,提升执法效能。
“通过农村公路协管员机制,把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提升了公路安全隐患的处理整治效率。”绍兴市越城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举措不仅获得了来自沿线乡镇、村庄更多、更广泛的支持和配合,更有助于建立依托属地政府联合整治、共管的路域环境长效机制。”(马小红 党盈娟/文 越城区交通运输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