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棚都是智能化管理,不需要人工在现场操作,我管理得很轻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勒县阿热巴仁村大棚种植户阿尔祖古丽说。智慧农业让农民不再为种地犯难,乡村在数字赋能下成为了“新农人”们发展的沃土,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投身乡野发展农业,迅速成长为“兴农人”,立志振兴乡村,把乡村产业做大做强。
曾经的阿热巴仁村基础设施落后,如今,在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帮助下,村里快速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化基础设施得到普及,农业发展重新焕发生机。
在一个个阿热巴仁村农业大棚里,数字技术赋能耕、种、管、收等全流程,带来了“智慧农业”全新体验,农民们在手机上就能查看大棚的温度、湿度、浇水,还能监控整个大棚的情况。在数字化改革后,大棚产量比之前增加50-100公斤。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对农业发展信心大增,越来越多村民愿意回乡投身农业。
在甘肃省陇南市,数字乡村的种子也在生根发芽。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陇南市宕昌县农业发展深度融合,搭建好智慧农业发展平台,助力陇原乡村振兴。
宕昌县竹院乡和好梯乡建设的智慧菌类产业园,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对林下露天木耳种植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在木耳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温度、湿度、光照度进行监测调节,实现科学种植。竹院乡露天木耳基地占地20亩,一次种植木耳30万棒,建设灌溉系统2套,使用山泉水进行滴灌,保证了木耳绿色健康的品质,同时修建阳光房、晾晒棚、仓储间,保障木耳生产加工有序开展,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业园年收入可达80万元。
贵州大山深处,数字化进程也在悄然加快。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聚焦当地农业生产,推广精准种植、智慧畜牧、智能农机等产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并且利用信息化优势及线上流量优势,通过整合资源,打造乡村振兴电商平台,实现快递进村、小件快运、电商物流、农村货运等销售终端智能化。与此同时,电商直播带货在贵州山村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一个又一个“兴农人”站到手机屏幕前,向消费者介绍来自贵州的好货。直播带货不仅能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更能增加产品的销售量,打开销路。“当地人通过5G直播带货,成功把贵州‘金芒果’打造为网红水果,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的同时,也增强了当地农民的产业发展信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焦珊珊 任伊娜)